订阅指南   |  广告服务  |  投稿信箱
 公告栏 >>更多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邮件订阅
·RSS
 下载中心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出版道德规范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著作权转让授权书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论文模板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严正声明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 37卷 9期
刊出日期:2022-09-10

专栏
设备维修
研究论著
综述
 
       专栏
1 高精尖设备促进精准医疗,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苏庆玲1a,郭展熊1b,黄小坪1a,朱建波2,王永胜1a
2022 Vol. 37 (9): 1-3 [摘要] ( 66 ) HTML (1 KB)  PDF (1272 KB)  ( 200 )
       研究论著
4 一种全方位多模式颈肌强度鉴定矫治仪设计
杨光1,2,艾莉1,2,邓略3,周林雪1,2,李双成1,2,徐东亮1,2,宗姝1,2,杨泽1,2,崔贺1,2,郑艳苹1,2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1
目的 为系统、安全、有效地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早期预防、鉴定、矫治颈椎病,设计一种 全方位多模式的颈肌强度鉴定矫治仪。方法 颈肌强度鉴定矫治仪由机械系统、信号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使用 旋转座椅及摇摆矫治机构组合的方式进行训练者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多方位和各个角度下的等张和等长2种模式的力量 训练。采用IC卡刷卡机进行数据读取与储存,在等长/等张模式下采用角位移传感器、扭矩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通过一体 机进行语音提示和视觉反馈。结果 颈肌强度鉴定矫治仪可以实现颈肌强度的鉴定和矫治,能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等 长/等张模式颈部肌肉训练,可提高2.5%~5.0%的颈部肌肉力量值。结论 全方位多模式颈肌强度鉴定矫治仪整体结构稳定、 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可实现颈肌强度的鉴定矫治功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22 Vol. 37 (9): 4-8 [摘要] ( 48 ) HTML (1 KB)  PDF (1952 KB)  ( 48 )
9 气道打开体位自动调节装置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陈红梅1,罗艳1,吴俊2,李冬梅1,孙敏越1,杨相梅1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2
目的 研制一种能自动打开气道的新型医用设备,并探讨其在心肺复苏人体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依据心 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打开气道的原则设计了气道打开体位自动调节装置,并招募15名重庆市某高校医学生应用该装置分别在 其体位夹角为90°、95°和100°情况下打开心肺复苏人体模型的气道,再行简易呼吸器通气,观察比较各角度下的通气成功 率。结果 气道打开体位自动调节装置体位夹角为90°、95°和100°时通气成功率的中位数分别为100%(70%~100%)、90% (80%~100%)和90%(70%~100%),3组间通气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打开体位自动调节装 置是一种自动、无创、操作简便、多功效、多特性的新型医用设备,能自动有效地打开人体模型的气道,在心肺复苏人体 模型中应用效果明显,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2022 Vol. 37 (9): 9-13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1521 KB)  ( 117 )
14 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软件安全有效性评价要点的探讨
张晨光,陈敏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3
目的 分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软件的临床风险,研究相应安全有效性评价方法和评价要点。方法 结合多个产品的审 评经验,按照软件模块进行风险分析,围绕主从运动控制进行性能评价,从人机交互角度进行性能评估。结果 得出产品在 运动控制、图像处理、手术器械控制、安全措施、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及辅助决策6个方面的评价要点。结论 手术机器人 软件的安全有效性评价应遵从风险管理的思路,按照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要求,立足于产品现阶段实际制定评价方法 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要点可以为产品研发、注册和技术审评工作提供参考。
2022 Vol. 37 (9): 14-18 [摘要] ( 76 ) HTML (1 KB)  PDF (1434 KB)  ( 167 )
19 粗大血管在电外科设备操作环境下的阻抗规律研究
李桂香1,2,吴飞1,3,许为康1,2,谭仲威1,2,黄德群1,2,陈军2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4
目的 探究血管在频率、温度、压力等电外科血管闭合设备操作环境下的阻抗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恒流源、恒温水 浴锅、LCR测试仪等搭建血管阻抗规律测试系统,并对兔粗大血管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阻抗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 在26℃、电流频率200~950 kHz条件下,内直径(5.1±0.1)mm、长(40.0±0.5)mm的兔血管实部阻抗随频率增加 而减少,虚部阻抗先减少而后增加,出现频率转折特性,当频率在350 kHz时虚部阻抗最小;在350 kHz高频电流刺激下, 血管阻抗随温度升高先减少,54℃后阻抗开始增加,出现温度转折特性;血管阻抗随受夹压增大降低,随两端电压升高增 加。结论 这一血管阻抗规律的初步发现,可为血管闭合设备关键技术实时阻抗反馈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022 Vol. 37 (9): 19-22 [摘要] ( 48 ) HTML (1 KB)  PDF (1551 KB)  ( 352 )
23 直径<10 mm的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研究
谷彪a,韩冬b,钱龙a,徐忠能a,陈胜a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5
目的 构建直径<10 mm的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并验证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 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肺小结节切除术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构建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 面积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构建的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共纳入了结节直径>5 mm、位于肺上叶、无钙化、边缘不 光滑、有血管征、有分叶征6个相关因素。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最佳临界值为0.789,灵敏度为0.879,特异度为 0.734。结论 本肺小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简单易操作,方便临床使用,有助于临床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以指导正确 的治疗,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
2022 Vol. 37 (9): 23-26 [摘要] ( 67 ) HTML (1 KB)  PDF (1518 KB)  ( 24 )
27 基于特征融合的开关电源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张诗慧,郎朗,种银保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6
目的 针对医疗装备中开关电源因缺少图纸而导致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开关电源故障诊断 方法。方法 结合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模拟医疗设备开关电源常见故障,并采集关键元器件故障信号,利用深度学习中 的长短时记忆网络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维度特征并将其自适应融合成多维特征向量,建立基于多维度特征融合的 故障智能诊断模型,同时利用Adam算法对模型进行自适应优化,实现开关电源故障状态的自动识别。结果 以迈瑞T8监护 仪开关电源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开关电源常见4种故障有很好的诊断效果,且模型精度和 准确率较基于单一特征的故障诊断方法均提高5%左右。结论 基于特征融合的开关电源故障诊断方法能有效识别开关电源 常见故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022 Vol. 37 (9): 27-32 [摘要] ( 58 ) HTML (1 KB)  PDF (1925 KB)  ( 95 )
33 训练集病例数对基于深度学习宫颈癌临床靶区及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影响
胡静,陈飞,龚筱钦,游涛,张开军,戴春华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7
目的 探讨基于2D U-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实施宫颈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自动勾画时训练集中病例数对自动勾画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宫颈癌患者的放疗CT图 像,随机抽取120例患者CT图像数据作为深度学习训练集,其余20例作为测试集,运用基于2D U-net网络的AccuLearning (AL)平台训练生成5组自动勾画模型(训练量分别为15、30、60、90、120例),并对20例测试集进行自动勾画,采用 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豪斯多夫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体积相对偏差(Relative Volume Difference,RVD)指标比较自动勾画效果。结果 CTV的DSC和RVD,肠袋的DSC、HD和RVD,直肠和膀胱的DSC 以及左侧股骨头HD在5组不同训练量模型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随着训练量的增加呈较好趋势 变化。结论 基于AL平台对宫颈癌CTV及OARs自动勾画建模时,CTV可选90例建模;肠袋和直肠可选60例建模;膀胱、骨 髓以及双侧股骨头可选15例建模。
2022 Vol. 37 (9): 33-37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1590 KB)  ( 75 )
38 TrueBeam医用直线加速器性能长期稳定性评价
张坤1,李芳2,李雅俊1,吴湘阳1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8
目的 评价瓦里安TrueBeam医用直线加速关键性能参数长期稳定性。方法 分析TrueBeam加速器2016年6月至 2021年6月共5年的质控数据,评价6 MV、6 FFF X射线剂量学性能(输出剂量、平坦度、对称性)及机械性能(等中心偏 移、机架旋转角度、准直器旋转角度、MV探测板位置、KV探测板位置、钨门位置偏移、多叶准直器叶片偏移、治疗床偏 移)的稳定性。结果 6 MV输出剂量通过率为96.2%,6 FFF输出剂量通过率为96.5%。6 MV和6 FFF平坦度、对称性通过率 均为100.0%,机械性能参数MLC通过率均为99.6%,其他性能参数通过率均为100.0%。结论 TrueBeam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 学性能及机械性能均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2022 Vol. 37 (9): 38-41 [摘要] ( 118 ) HTML (1 KB)  PDF (1601 KB)  ( 219 )
42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儿科肺炎辅助诊断算法
张科,张春晓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09
目的 为丰富儿科肺炎辅助诊断算法,提高医生分析儿科肺炎X线影像图片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 网络模型。方法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ResNeXt-50),融合SE模块建立通道之间的关联,然后在模型构建过程中使用Leaky Re LU激活函数替代ReLU激活函数,并使用组归一化作为归一化方法,最后将预训练好的模型在Chest X-Ray数据集上进行 训练测试,并以准确率(Accuracy)、召回率(Recall)以及精确率(Precision)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网络模型的识别准确 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1.19%、89.70%和91.39%。结论 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更好地拟合肺炎图像数 据集,能有效提升儿科肺炎图像分类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上儿科肺炎的辅助诊断新方法。
2022 Vol. 37 (9): 42-46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1580 KB)  ( 141 )
47 基于仿真模型的电子体温计审查关注点探究
刘炳锐,李烜,张晓光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0
目的 分析测量部位、内部导热性以及外界环境对电子体温计测温过程的影响,提出电子体温计审查的关注点,以提 高电子体温计产品上市质量。方法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基于双通道热量流动模型原理进行建模仿真,进而分析3个测温 影响因素(体温测量部位、产品内部导热性、外界环境干扰)对测温过程的影响。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测量部位的脂肪过 厚、内部导热性差、产品隔热设计差会延长达到稳态的时间。结论 检查员应在现场检查中关注电子体温计相关生产工艺的 关键参数验证资料,并重点关注产品的原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隔热设计等。此外审评员还应当充分结合现场检查情况, 关注产品申报的测量部位对体温估算的影响、产品内部导热性对测温时间的影响以及外界环境对精度和重复性的影响。
2022 Vol. 37 (9): 47-50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1486 KB)  ( 204 )
51 臂架角度间隔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的影响
李政欢1,成媛2,袁维3,吴伟伟4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1
目的 探究不同臂架角度间隔对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影响。 方法 选取15例进行VMAT放疗计划的鼻咽癌患者,设计4个臂架角度间隔(10°、20°、30°、40°)的VMAT计划,分别命 名为Inc10、Inct20、Inc30和Inc40,比较不同计划中靶区剂量、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受照剂量以及机器跳 数、子野数和计划执行时间。结果 Inc10的VMAT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 均不符合临床要求。对于PTVnx,Inc20、Inc30和Inc40的D2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Inc20和Inc40的D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c20、Inc30与Inc40的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TVnd,Inc20与Inc40的D2、HI和D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Inc20、Inc30与Inc40的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TV1,Inc20与Inc40的D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Inc20、Inc30与Inc40的D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c20、Inc30与Inc40的HI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Inc20与Inc40的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TV2,Inc20与Inc40的D2、D50、HI 和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c30与Inc40的D2、D50、HI和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c20 与Inc40在颞颌关节、脊髓、脑干和腮腺在的剂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跳数(Monitor Unit, MU)和计划执行时间(Plan Delivery Time,PDT)随着臂架角度间隔增大而减小,子野数在Inc10最少,但Inc10的MU和 PDT最大,计划执行效率最低,Inc40计划执行效率最高,但Inc20、Inc30与Inc40计划执行效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在进行鼻 咽癌VMAT计划设计时,在不降低计划执行效率前提下,将臂架角度间隔设置为40°可获取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减少 危及器官以及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2022 Vol. 37 (9): 51-56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1574 KB)  ( 159 )
57 3D SPACE与屏气压缩感知技术在MRCP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李青,王传兵,徐露露,刘波,孙涛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2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在屏气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同时行膈肌导航3D 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Angle Evolutions,SPACE) MRCP和屏气压缩 感知3D MRCP(欠采样率3.6%)序列扫描,根据序列不同将图像分为SPACE-MRCP和CS-MRCP 2组。定性分析2组图像整 体质量、背景抑制效果和胰管的显示能力;定量分析2组图像的扫描时间、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 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结果 图像整体质量评分、背景抑制效果方面,CS-MRCP均优于SPACE-MRC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管显示能力方面,CS-MRCP与SPACE-MRCP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PACE-MRCP和CS-MRCP扫描时间分别为(260.95±61.70)、17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和CNR分析中, CS-MRCP均优于SPACE-MR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压缩感知技术的屏气MRCP序列与膈肌导航3D SPACE序列相比,可显著缩短扫描时间,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2022 Vol. 37 (9): 57-60 [摘要] ( 101 ) HTML (1 KB)  PDF (1446 KB)  ( 29 )
61 3D MRCP联合薄层T2WI序列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价值分析
齐武a,梁丁保a,詹志敏a,黄俊b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3
目的 探讨3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联合薄层T2WI序列诊断胆 总管下段结石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1例拟诊为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后均行3D MRCP、薄层T2WI序列检测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以ERCP治疗确诊或术后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3D MRCP、薄层T2WI序列两种方法单独诊断及 联合诊断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以“金标准”结果为依据,按照结石大小分 组,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结石的检出率。结果 3D MRCP、薄层T2WI序列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敏感度、 特异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MRCP联合薄层T2WI序列检测较两者单独检测敏感度、特异度、 准确率更高(P<0.05)。经3D MRCP检查显示,151例患者中49.67%的患者胆系中重度扩张,33.77%的患者胆总管全程扩 张,胆总管下段梗阻主要表现为液抱石征(24.50%)及下段信号减低(9.27%)。3D MRCP、薄层T2WI序列单独检测及联 合检测对d>1 cm及5 mm<d≤1.0 cm检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d≤5 mm的结石检出率较两种诊 断方法单独检测检出率更高(均P<0.05)。结论 在3D MRCP的基础上联合薄层T2WI序列检测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准 确率更高,更有利于d≤5 mm结石的检出。
2022 Vol. 37 (9): 61-64 [摘要] ( 136 ) HTML (1 KB)  PDF (1560 KB)  ( 65 )
65 3D-T1-SPACE增强序列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评估中的价值
张亚莹1,肖慧2,朱来敏1,陈月芹1,魏君臣1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4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3D-T1-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ip Angle Evolution,3D-T1-SPACE)增强序列评估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 患者受累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46例单侧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对比评估3D-T1-SPACE增 强、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 在测量管腔狭窄及病变长度方面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i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一致性。结果 相比DSA, 3D-T1-SPACE增强在评估管腔狭窄方面的一致性优于3D-TOF-MRA(ICC=0.91、0.80),而两者在测量病变长度方面均高 于DSA(P<0.001);DSA、3D-TOF-MRA显示管腔局部轻微凹陷可疑狭窄时,3D-T1-SPACE增强序列可有效检出管壁微 小斑块。结论 3D-T1-SPACE增强序列能有效评估MCA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病变长度及斑块特征,可作为MCA粥样硬化患 者常规无创诊断及随访评估手段。
2022 Vol. 37 (9): 65-68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1624 KB)  ( 107 )
69 能谱CT联合ASIR-V及双低对比剂在肝硬化门静脉成像中应用价值研究
邓建涛,严高武,马婷,范小萍,李勇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5
目的 探讨不同权重的多模型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V,ASIR-V)技术联合低用量、 低浓度对比剂在肝硬化患者能谱门静脉成像中的可行性,以获得门静脉的最佳单能量与迭代重建权重组合。方法 前瞻性 连续收集临床拟诊断为肝硬化需行CT门静脉成像的患者8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其中A组使 用碘帕醇370 mgI/mL,常规管电压120 kV扫描,ASIR-V 40%重建;B组使用碘海醇300 mgI/mL,能谱扫描。测量门静脉主 干最大层面的CT值和噪声值,以上述层面的肝脏和竖脊肌为组织背景,分别测量肝脏实质和竖脊肌的CT值及标准差,计 算门静脉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比较和评价对比剂用量、 碘摄入量、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结果 当单能量能级不变时,图像的SNR和CNR随着ASIR-V迭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噪声 显著降低(P<0.05);迭代重建权重为60%时,门静脉图像的SNR及CNR高于滤波反投影组和ASIR-V 20%、40%组的 图像(P<0.05);60 keV组门静脉图像主观评分高于其他单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的60 keV、 ASIR-V 60%组门静脉图像的客观评价与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B组对比剂总量较A组减少约15.57%,碘摄入量较A组减 少约31.56%(P<0.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采用60 keV单能量图像+ASIR-V 60%的迭代权重组合联合双低对比剂行门静 脉CT血管成像,可以获得满足临床需求的图像质量,同时降低了对比剂的浓度和剂量。
2022 Vol. 37 (9): 69-74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1735 KB)  ( 61 )
76 18F-FDG PET/CT与HRCT技术在肺部磨玻璃结节评估中的价值探究
舒小钢,何祥发,叶丽丽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6
目的 研究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2-Fluoro-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技术在肺 部磨玻璃结节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100例,所有 患者在常规PET/CT扫描后立即进行屏息HRCT扫描。结果 18F-FDG PET/CT、HR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微浸润腺 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浸润性肺腺癌(Invasive Adeno Carcinoma,IAC)检出情况比较无统 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CT、HR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灶类型、病灶边界、病灶边缘、空泡征检出 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支气管征、血管集束检出率均高于HRCT (P<0.05)。18F-FDG PET/CT检查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MIA、IAC的横截面最大直径、最大密度、标准化摄取值最大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疑似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经过病理确诊87例,18F-FDG PET/CT检查敏感 度、准确度均高于HRCT检查,特异度低于HRCT检查(P<0.05)。结论 18F-FDG PET/CT与HRCT技术相比,在肺部磨 玻璃结节患者支气管征、分叶征检出方面具有优势,能有效地区分肺部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2 Vol. 37 (9): 76-79 [摘要] ( 57 ) HTML (1 KB)  PDF (1521 KB)  ( 35 )
80 优化REACT技术的T2预脉冲时间和反转延迟时间的初探
陶黎,朱嵬,张晓宇,左子钰,刘传,杨柳,张志伟,吕发金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7
目的 通过优化T2预脉冲时间和反转延迟时间以探讨参数优化后的无需对比剂和触发的松弛增强血管造影技术 (Relaxation-Enhanced Angiography without Contrast and Triggering,REACT)技术在提高中心静脉图像质量中的 作用。方法 分别由低到高设置T2预脉冲时间(46、50、60、70、80、90、100、110 ms)和反转延迟时间(55、60、70、 80、90、100、110、120、130、140、150 ms)进行胸部冠状位扫描,分别获得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左侧无名静脉、左侧 锁骨下静脉、右侧无名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的信噪比,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预脉冲时间设置为50 ms时,各段 血管最大信噪比值出现的频率最高,比率为27.78%;反转延迟时间设置为130 ms时,各段血管最大信噪比值出现的频率最 高,比率为20.69%。结论 通过测试不同的T2预脉冲时间和反转延迟时间,发现当T2预脉冲时间为50 ms,反转延迟时间为 130 ms时,中心静脉各段血管的信噪比最好,合理设置准备脉冲时间能提高REACT技术在中心静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2022 Vol. 37 (9): 80-84 [摘要] ( 131 ) HTML (1 KB)  PDF (1875 KB)  ( 45 )
85 三维全容积成像联合速度矢量技术评价子痫前期患者左室功能
程辉1a,赵静2,闫敏芳1a,王俊彦1a,郭丽霞1b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8
目的 应用三维全容积成像联合速度矢量技术评价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左室壁运动及收缩同步性。方 法 使用三维全容积成像联合速度矢量技术得到48例PE患者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孕妇30 例为对照组, 进行组间比较,对相关参数绘制ROC曲线;同时对PE组相关参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组间各参数比较显示, PE组3个水平整体纵向应变峰值(Longitudinal Strain,LS)、左室短轴3个水平整体径向应变峰值、左室短轴3个水平整 体圆周应变峰值、左室心尖切面3个水平整体纵向速度峰值、左室短轴3个水平整体径向速度峰值、左室心尖切面3个水平 整体纵向应变率(Longitudinal Strain Rate,LSR)均小于对照组,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 16节段收缩末期失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16)、16节段收缩末期离散度(Dispersion End-Systole, DISPES16)均大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参数(LVMI、LS、LSR、SDI16、DISPES16)联合对PE患者 心功能受损的诊断效能最大,AUC为0.882,95%CI为0.806~0.95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43%和81.36%。PE组参数相 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SDI16、DISPES16呈正相关(r=0.29、0.33,P<0.05),LSR与SDI16、DISPES16呈负相关 (r=-0.31、-0.36,P<0.05)。结论 三维全容积成像联合速度矢量技术能定量评价PE患者左室壁运动及左室收缩同步性, 且对左室功能评估更加全面,可以更有效、早期发现PE患者左室功能异常变化。
2022 Vol. 37 (9): 85-89 [摘要] ( 84 ) HTML (1 KB)  PDF (1650 KB)  ( 50 )
90 ABVS与VTI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钟志方1,孙景敏1,韩正祥>2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19
目的 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与声触诊组织弹性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VT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9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病灶120例、恶性病灶49例,并在术前均行二维超声、ABVS、VTI检查。采用四格表法计算阳 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模型分析二维超声、ABVS、 VTI、两项联合鉴别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69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 二维超声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54.23%,阴性预测值为84.55%,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404,P<0.001); 经ABVS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82.00%,阴性预测值为93.28%,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757,P<0.001); 经VTI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70.59%,阴性预测值为88.98%,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0.607,P<0.001)。 经ABVS与VTI联合检查后,阳性预测值为95.92%,阴性预测值为98.33%,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943, P<0.001)。其中,二维超声检出率分别低于ABVS、VTI、两项联合(P<0.05);ABVS检出率与V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ABVS检出率低于两项联合(P<0.05);VTI检出率低于两项联合(P<0.05)。经ABVS检出的41例恶性病 灶患者中,“火山口”征改变病例共20例、“蟹足样”改变病例共17例、无上述改变的恶性病例共4例。经VTI检出的36例 恶性病灶患者中,弹性评分为4分者共14例、5分者共22例。ROC曲线分析显示,二维超声、ABVS、VTI、两项联合鉴别乳 腺占位性病变的AUC值分别为0.714、0.881、0.805、0.971(P<0.05)。结论 超声ABVS与VTI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 断中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两者联合有利于提高检出率。
2022 Vol. 37 (9): 90-93 [摘要] ( 89 ) HTML (1 KB)  PDF (1563 KB)  ( 66 )
94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系统的设计与数据可视化实现
吴梦1,李泽钰1,谢羽雯1,陈丽韵2,3,4,田孝鹏2,3,4,朱文娟2,3,4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0
目的 为了克服传统随访模式效率低、无可视化等缺点,本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手术后情况进行系统化数据采集 与分析,为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设计基于.NET架构和B/S与C/S混合模式的随访数据管理系统,并采 用Python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实时的多类型和多维度展示。结果 系统实现了智能生成生存曲线、死亡-复发时间等可视化效 果图和相关统计结果,并显著缩短了问诊信息录入时间、数据可视化完成时间(P值均<0.05)。结论 与传统的随访模式相 比,该系统对于随访数据的管理更加准确高效,且具有清晰的可视化特征。
2022 Vol. 37 (9): 94-98 [摘要] ( 120 ) HTML (1 KB)  PDF (1778 KB)  ( 130 )
99 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技预约探索与实践
丁涛1a,2,文伟1b,谢兴林1a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1
目的 探讨“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检查预约的方法和路径。方法 以线下集中检查预约资源池为基础,结合预约 占位理论模型,构建慢病复诊患者医技检查线上开单、缴费、一体化预约、线下精准检查的诊疗服务闭环。结果 系统应用 后,医技检查预约率大幅提升,尤其是超声,由6.99%提升至80.99%;患者实际等待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应用前,且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MRI等待时间,由233(110,392)min降低至12(5,38)min。结论 线上线下一体化预 约方式可以有效节省患者医技检查时间,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院医技科室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2022 Vol. 37 (9): 99-102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1683 KB)  ( 90 )
103 核酸团检工作全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肖永平1,刘钧玉1,张剑2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2
目的 针对定期做全员核酸检测的单位,开发核酸团体检测全过程自动化系统,实现核酸检测从采样到手机查看报 告全过程的自动化。方法 采用PowerBuilder编程工具和Adaptive Server Anywhere(ASA)数据库开发该系统,个人信息以 字典方式预先存储在ASA数据库中,扫码仪扫读手机中的二维码,完成自动登记、自动计费、智能分组、自动打印试管条 码、自动传递采样信息给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等一系列操作后,LIS根据试管信息和检 测结果生成核酸检测报告。结果 系统实现了核酸检测从采样到查看报告全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总用时低于手工方式 所用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采样的工作效率比手工方式提高了82%。结论 核酸团检工作全过程自动化系 统能够满足核酸团检工作的需求,大大方便了参检人员,也提高了核酸检测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2022 Vol. 37 (9): 103-107 [摘要] ( 154 ) HTML (1 KB)  PDF (1636 KB)  ( 49 )
108 两种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对感染病例预警功能的对比研究
孙杰,张寅,胡鸣,邢宏亮,孙志刚,朱思远,申思宇,刘炜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3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院感系统软件对监控患者的数据进行预警情况,明确预警策略的设置及其与院感系统预警准确性 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医院感染系统软件。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的244838例当日在院患者的病历,通过两种院感系统软 件对患者资料进行感染病例预警,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种监控软件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21年住院患者共28852例,两种院感系统软件预警例次分别为1993、1912次;确诊预警例次分别为286、375次。 结论 使用两种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对监控患者的数据对比研究发现,不同院感系统软件应需深入了解其特性,做到 取长补短,同时通过不断地分析量化判断指标和改进管理措施,以提高预警准确性。
2022 Vol. 37 (9): 108-111 [摘要] ( 100 ) HTML (1 KB)  PDF (1438 KB)  ( 27 )
112 超高场7.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双模态应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程伊莲,谌磊,王健,陈伟,刘晨,陈辉,程琳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4
目的 针对7.0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系统在科研临床双模态运行下安全管理的实际需 求,构建保障其应用过程中设备、人员、信息等安全的管理体系。方法 以西门子7.0 T MRI系统和机房建设为基础,分析整 理7.0 T MRI系统双模态应用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对以上风险进行评估和分 级,组建安全管理团队,建立针对超高强度磁场的安全管理方案,并以此为基准设计7.0 T MRI双模态应用安全管理流程。 结果 安全管理培训后,工作人员对7.0 T MRI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显著提高(P<0.001);实施安全管理方案及流程后, 7.0 T MRI系统已顺利完成182例检查,多步骤安全筛查流程排除不适合7.0 T MRI检查38人次,发现并去除金属异物26例, 保障磁场安全的同时满意率达到98.9%。结论 7.0 T MRI系统从纯科研走向临床的转变,为未来无创精准医学奠定了基础, 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本研究构建了国内第一个7.0 T MRI双模态应用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全面规范的安全管理,期望 能为未来7.0 T MRI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安全管理的依据。
2022 Vol. 37 (9): 112-117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1926 KB)  ( 24 )
118 基于演化博弈的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监管机制研究
寇金萌,洪学智,卿妤婕,丁雨薇,郭易,杨名赫,张丽丽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5
目的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杜绝收受回扣现象的发生,规范医疗设备购销秩序,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 监管机制。方法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阶段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 到各方主体的行为选择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Matlab仿真模拟,探讨影响参与主体行为的因素。结果 根据模型分析可知, 当合谋的额外收益小于合谋被查处所受处罚及合谋成本之和、监管机构严格监管的成本较小时,能实现良好的均衡状态。 结论 通过模型仿真分析发现,监管机构只加强一方的监管力度并不能实现监管目标,加强对合谋体的监管与处罚可预防腐 败合谋的发生,同时审计机关对监管机构过高的问责力度不利于双方策略行为向理想的平衡状态转化。
2022 Vol. 37 (9): 118-122 [摘要] ( 124 ) HTML (1 KB)  PDF (1591 KB)  ( 36 )
123 医疗设备带配套耗材采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柳娜,黄韬,刘晋熙,刘渝,王顺,何伟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6
目的 探讨医疗设备带配套耗材采购的最佳方案。方法 通过分析整体划分权重法、价格划分权重法、设备价格稀 释法的优缺点,判断3种评审模式的稳妥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判断最佳评审模式;设置不同设备/耗材价格和设定不同 评分,测试整体划分权重法评审模式的效果。结果 整体划分权重法的优点更加明显,评审要素更加全面,能够有效降低 投标供应商不诚信竞标的现象;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整体划分权重法、价格划分权重法、设备价格稀释法的权重分别为 0.5651、0.2418、0.1486,整体划分权重法为最佳评审模式;测试结果显示耗材价格显著高于设备价格时,使用整体划分权 重法,设备价格评分对综合评分的影响较小;仿真效果验证表明整体划分权重法评审模式成效明显。结论 整体划分权重法 是医疗设备带配套耗材采购的最佳评审模式。
2022 Vol. 37 (9): 123-128 [摘要] ( 99 ) HTML (1 KB)  PDF (1705 KB)  ( 70 )
129 基于CiteSpace的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研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
杨思秋,龚超,刘春雨,邸金平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7
目的 分析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 基于CNKI数据库检索的691篇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国内大型医用设备的研究文献量保持在一个比较 稳定的水平,2010—2013年的研究侧重于大型医用设备的规划和配置,2014—2020年的研究则更侧重于大型医用设备的绩 效评价和效益分析,2021年开始进行大型医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国内大型医用设备的研究形成了3个作者合作集 群,跨机构的合作研究较少,学者们的研究和探讨围绕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进行,效益分析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 结论 大型医用设备的绩效评价、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2022 Vol. 37 (9): 129-133 [摘要] ( 129 ) HTML (1 KB)  PDF (1726 KB)  ( 58 )
134 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实践的分析与探讨
万里,杨宁,金剑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8
目的 探讨医院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医院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 能力。方法 收集某医院上报的11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利用Excel软件功能,进行分类筛选、统计和对比分析。 结果 各种医疗器械均有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且不良事件的表现形式和伤害程度多样;医院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存 在报告数量偏少、质量偏低、报告人类别占比不均等问题。结论 应重视医院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加强相关 的制度建设、宣教培训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科学有效管理,保证用械安全。
2022 Vol. 37 (9): 134-137 [摘要] ( 85 ) HTML (1 KB)  PDF (1375 KB)  ( 130 )
138 运用PDCA方法提升微量泵临床使用可靠性的效果研究
杨明,姚洪生,程时栋,朱玉坤,翁飞,田靓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29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提升微量注射泵临床使用可靠性的效果,以降低使用故障率。方法 分别选取 我院2020年与2021年3—12月重点科室的130台微量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3—12月未实施PDCA管理,2021年3—12月 开始实施PDCA管理,使用鱼骨图方法分析归纳故障原因,比较PDCA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微量泵的改善效果。结果 实施PDCA管 理模式后微量泵的月均维修次数减少,首次质控检测合格率提升,主要故障原因所导致的微量泵质控不合格台数减少,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微量泵的故障率,有效地提高了微量泵的临床使用可靠性。
2022 Vol. 37 (9): 138-141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1571 KB)  ( 110 )
142 以HER2为靶点的乳腺癌双模态纳米探针的制备与实验研究
高晓隆1,田洪达1,尹强强1,谷弘谦1,尹汇敏1,刘强1,刘力2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0
目的 构建具有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的双模态纳米探针Fe3O4-Cy5.5-trastuzumab,分析其表征,初步探讨其对乳腺 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表达的SKBR-3细胞在体外的靶向性及 显像。方法 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加入超顺磁性氧化铁溶液中,离心后用NaHCO3调节pH为7.5。所得溶 液与荧光Cy5.5偶联得到Fe3O4-PEG-Cy5.5。再将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加入上述溶液中,室温下孵育过夜,离心除去 未反应的Trastuzumab,其细胞毒性运用CCK-8法进行检测,细胞摄取情况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并采用纽迈小核 磁、磁共振分别检测其弛豫率及强化程度。结果 所制备纳米探针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大小均匀、呈颗粒状,粒径大小 约(85.67±11.46)nm,水合粒径约(93.72±6.34)nm,电位为(-21.54±3.23)mV,弛豫率为42.286 mM-1s-1。磁共振成 像显示,随着探针浓度的增加,信号逐渐减低。荧光显示,在690 nm激发下发出红色的荧光。细胞毒性显示,探针毒性较 小。结论 成功合成了靶向HER2双模态纳米探针Fe3O4-Cy5.5-trastuzumab,且其能与体外目的细胞特异结合。
2022 Vol. 37 (9): 142-145 [摘要] ( 95 ) HTML (1 KB)  PDF (1564 KB)  ( 53 )
146 锥光束乳腺CT平扫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然然,杨芸晓,李婧琳,于湛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1
目的 比较锥光束乳腺CT(Cone-Beam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平扫及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 在术前行CBBCT检查与DM检查的乳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96例患者,114个病灶,由同一位高年资医生分别评估 CBBCT平扫图像及DM图像,记录腺体分型,影像特征、BI-RADS分类等。结果 CBBCT与DM对乳腺腺体分型具有一致 性,Kappa值为0.642,P<0.01;CBBCT及DM对于病灶的总体检出率(89.5% vs. 70.2%,P<0.01)及良性病变的检出率有显 著差异(86.2% vs. 60.3%,P<0.01),但对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92.9% vs. 80.4%,P=0.096)。CBBCT与DM对 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但CBBCT平扫AUC值大于DM(0.875 vs. 0.809)。结论 CBBCT平扫有助于提 高病灶的检出率,诊断效能优于DM。
2022 Vol. 37 (9): 146-149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1431 KB)  ( 78 )
       综述
150 分支支架在主动脉弓部疾病中的应用与发展
顾浩,何文扬,何进伟,刘宝坤,郭婷婷,周栋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2
主动脉弓部疾病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透壁溃疡、壁间血肿 等,治疗此类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的难点。而随着血管腔内治疗的提出和以分支支架为代表的医疗器械的发展,使得主 动脉弓部疾病的治疗难度正在逐渐降低。本文回顾了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治疗发展历程,梳理了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治疗现 状,展望了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治疗前景。通过对不同分支支架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各类分支支架的优 劣,总结并探索了分支支架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目前分支支架的发展现状,把握主动脉弓部疾病 未来的治疗方向;同时介绍了模块化内嵌支架和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支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下一代新型分支支架 的开发提供参考。
2022 Vol. 37 (9): 150-154 [摘要] ( 140 ) HTML (1 KB)  PDF (1285 KB)  ( 205 )
155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后脑电影响的研究进展
屈直闯1,2,张元元1,3,罗娟1,2,陈欣1,树海峰1,2,3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3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主要是经手术埋置电极于颈部迷走神经的侵入性刺激技术。在治 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中,VNS作为药理学的辅助疗法,显示出较好的抗癫痫效应,但VNS治疗癫痫的机制尚不明 确。近年来,研究表明难治性癫痫患者经VNS术后的脑电变化,可能有助于解释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本文对VNS 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作用机制及VNS术后的脑电变化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2022 Vol. 37 (9): 155-158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1366 KB)  ( 40 )
159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颅内大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刘英1,2,马利军2,苏宁2,刘晓林2,柴圣婷2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4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在治疗策略和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 异。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影像学方法评估管腔信息在颅内大动脉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存在局限性。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是一种能直接评估管腔及管壁特征的成像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高等 特点,近年来,已成为评估颅内血管疾病的一种可靠方法;同时,HR-MRI在评价ICAS易损斑块、指导治疗、评估疗效等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HR-MRI技术概述及其在ICAS、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2 Vol. 37 (9): 159-164 [摘要] ( 88 ) HTML (1 KB)  PDF (1369 KB)  ( 185 )
165 乳腺专用CT研究进展
李婧琳,于湛,李然然,杨芸晓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5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诊 断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其中锥光束乳腺CT(Cone-Beam Breast Computer Tomography, CBBCT)以其全方位、多角度的乳腺三维立体影 像成像优势可对乳腺进行360°扫描,为临床诊断乳腺疾病提供依据,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 CBBCT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探讨CBB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22 Vol. 37 (9): 165-168 [摘要] ( 116 ) HTML (1 KB)  PDF (1413 KB)  ( 48 )
       设备维修
169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
王文保1,张陵1,刘娟1,方兴平2,闫婧1,杨觅1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6
日常工作中按操作规范使用机器,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可有效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机器使 用率,使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本文简要介绍了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磁控管、多叶光栅等主要部件的工作原 理,详细分析了剂量率不稳定及多叶光栅系统报错等故障产生的原因,采用先简后繁的维修原则,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排除 方法,为同行处理类似故障提供参考。
2022 Vol. 37 (9): 169-171 [摘要] ( 92 ) HTML (1 KB)  PDF (1383 KB)  ( 126 )
17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用医疗设备电源典型故障三例
吴磊军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7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监护仪、远红外辐射保温台及微量注射泵等设备的大量使用,快速高效处理这些设备故障 对保障有序的诊疗活动至关重要。电源故障是这些设备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本文阐述了此类设备使用中出现的电源无输出 或输出跳变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相关电路原理及具体电路的分析,经维修排查发现更换其特定电路中的振荡电容、反馈电 阻等元件可快速解决电源故障。总结出维修此类故障的典型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此类设备的维修效率,保障临床诊疗工 作的顺利开展。
2022 Vol. 37 (9): 172-175 [摘要] ( 105 ) HTML (1 KB)  PDF (1585 KB)  ( 184 )
176 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速器故障维修实例
蔡威,郭良栋,刘伟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22.08.038
本文列举了我院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速器3例故障的维修过程并对故障原因、维修结果进行分析。第1例为CARR 和FOIL联锁故障,根据系统提示错误信息,首先更换了S9开关,重新执行Carrousel校准程序后提示S4开关信号异常,根据 信号走向逐级排查,确定W32线缆4号信号线故障,在进行调线处理后故障消除;第2例为KVS机械臂故障,系统提示KVS 机械臂各关节位置未校正,使用BMC手控盒校准发现机械臂只能做收回运动,通过交换测试排除MDB板和I/O板故障,进 一步排查确定W112线缆5号信号线断路,在进行调线处理并执行校准程序后故障排除;第3例为HWFA联锁故障,该故障多 与运动部件有关,经过排查确定因机头链条松动导致S1和S2开关接触不良引发HWFA联锁,调节好链条张力后故障排除。 通过对3例故障的维修,更加深刻理解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物理结构,并能更快地发现并解决故障,提 高工作效率,提升设备使用质量,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022 Vol. 37 (9): 176-180 [摘要] ( 97 ) HTML (1 KB)  PDF (1556 KB)  ( 398 )
医院成长微课堂 行业研究员 中国医疗设备传媒集团 网来天下 通健新广 欧亚起航 医疗维修在线 爱普生
 
Copyright (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164号-1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院天竺综合保税区泰达科技园7号楼 邮编:1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