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领域近10年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回顾以往文献,阐述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方法 筛选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SCI-EXPANDED子库2014-2023年的相关英文文献,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最终纳入10581篇文献,该领域发文量逐年递增。中国发文量最高(4836篇),美国被引次数最高(111945次)。首都医科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420篇),龚启勇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129篇),《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524篇)。出现频次前5位的关键词是功能连接、默认模式网络、脑网络、连通性、皮层,近年来的热点关键词包括支持向量机、度中心性、机器学习、认知功能等。结论 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兴趣持续增长,分析方法已由功能连接、局部一致性等向度中心性和动态功能连接等新兴技术转变;研究内容亦从探讨脑部疾病状态下的神经影像学特征,逐渐转向影像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以实现疾病的精准诊断与分类。未来研究预计将聚焦于优化数据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机器学习技术的潜力,并拓宽其应用范围。
目的 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诊断的既往文献进行分析,揭示该领域近10年内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方法 以主题检索方式从PubMed数据库获取2014-2024年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诊断相关文献。R包“bibliometrix”用于后续的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处理在医脉动文献计量分析平台完成。结果 本次检索共计获得文献1177篇,2021年发文量达到峰值。就影响力而言,Zhao Xihai为高影响力作者;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为高影响力机构;《Atherosclerosis》为高影响力期刊。就国际合作而言,美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均居首位。分析研究热点可知,关键词“atherosclerosis”和“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分别为核心主题和重点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诊断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近期研究热点聚焦于对不同成像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同时对特定疾病的关注度加强,此外,早期诊断、靶向治疗也受到了研究人员重视。结论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近10年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变更,为研究人员了解学术动态、选择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随着慢性疼痛和痉挛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越来越受到重视,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也已经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国,IDDS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难治性疼痛和痉挛性疾病,但IDDS目前仍未国产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本文就IDDS的一般结构、性能、疾病治疗范畴进行介绍,并总结了IDDS在国内外关于其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IDDS的临床应用现状进展梳理,并对比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及目前进口产品的垄断价格,明确了进一步国产化研究的价值所在,探讨了国产化研究意义和国内临床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