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最新录用


说明:以下列出经编委会审查通过,被本刊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尚未确定具体刊出日期, 其个别内容、版式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 请以最后发表为准。本刊已经为这些文章分配了文章唯一和持久的doi,您可以使用doi直接引用本文。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论著
    袁丹妮, 许斐, 杨艳华, 常晓云, 武红伟, 蒋昆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高效、易用的服务器台账管理系统,以应对信息化时代医院数据量激增与信息同步难题,提升医院运维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为运维团队提供实时、精准的数据支持,促进运维工作的智能化与高效化。方法 系统为B/S架构,使用Python3.11和Django4.2框架实现用户管理、服务器详情、字典配置、数据看板等模块的开发和应用。数据库使用PostgreSQL15,用浏览器的方式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结果 系统应用后,消除了相关运维人员之间的的信息差,实现了数据0延迟,100%同步。平均台账管理时间、数据录入时间、数据错误率均显著降低40%~60%之间,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系统的开发,提升了我院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了运维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增强了运维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响应速度,为提升医院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和医疗高质量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专论
    孟祥峰, 杨辰旭, 王浩, 李澍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本文探讨了手术机器人患者运行跟随性能评价方法,基于实际测量分析患者跟随偏差的来源,解决了该指标的测量问题。方法 通过设计直线运动发生单元,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生成,从而模拟患者的移动,同时采用非接触空间位置测量装置采集运动发生单元和机械臂的空间坐标,分析机械臂在跟随过程中在不同向量方向上的跟随偏差。结果 实现了患者跟随性能的测量与分析。结论 试验方案的设计能充分模拟临床应用状态,在该指标的测量时,并能同时关注运动方向、非运动方向位置与姿态的变化。
  • 专论
    郑勇, 孟祥峰, 李澍, 张超, 王浩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了解国内医用手术机器人的可用性测试现状,探讨企业、临床、检测等相关各方对手术机器人可用性测试的共性认知,并比较各方在可用性测试需求和关注点上的差异,进而为可用性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疗器械监管对可用性的一般要求,围绕可用性测试需求、实验流程等要素设计、发放并回收问卷;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重点考察由共性题揭示的不同受访者关于不同类型手术机器人可用性的认知差异与共识。结果 基于收集的60份问卷分析发现,所有受访者均重视手术器械的基础作用和模拟手术环境的必要性,将手术任务完成率视为关键客观指标。不同类型手术机器人的可用性测试在辅助设备需求、辅助设备作用、关键客观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设计有所不同。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国内医用手术机器人可用性测试的现状,并通过多层次分析揭示了不同受访者在测试中的共性认知和各类型手术机器人的特定需求。为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手术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 综述
    何晓菲, 朱蓝玉, 矫玉晓, 马璐璐, 张博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远程医疗凭借其不受时空限制、数据双向反馈共享等优势,已成为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对话的新型医疗模式。随着可穿戴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掀起了远程医疗发展的新浪潮,其在糖尿病足溃疡监测、管理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当前远程医疗因技术局限、信息数据泄露、政策配套不足等问题,使应用实践和临床推广仍存在差距。本文阐述了远程医疗的概念,并从远程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监测及管理的应用形式、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及其相关者对远程医疗的接受度进行综述,分析其在推广中存在不足和挑战,提出展望与思考,为远程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缓解医疗系统资源分配和运营管理的巨大压力。
  • 综述
    杨晶, 周秀玲, 丽娟, 李玉, 牟彩瑕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人工智能的应用改善了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目前面临手术精度要求高、风险预测管理不足以及医患远程康复指导等复杂问题,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促进了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本文通过总结人工智能的概述、归纳其在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旨在为未来人工智能在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 研究论著
    张晓斌, 张文亮, 刘犇, 王运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铅当量的铅屏风对不同类型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效果,为医务人员和陪检人员选择合适的铅屏风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管电压为50~140kV、总滤过厚度为0.5~5 mm(Al)、阳极角度为12°时的X射线能谱。以此为源项模拟铅屏风对X射线屏蔽后的归一化剂量率和衰减倍数,并结合实验测量评估不同铅当量铅屏风对不同X射线机的实际防护效果。结果 铅屏风的衰减倍数随着铅当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1.5mmPb时,衰减倍数显著增加。1mmPb铅屏风可有效屏蔽管电压60kVX射线机产生的X射线;当管电压为100kV时,机头在00、900,-900三个方向分别需要1.6mmPb、2mmPb、0.5mmPb可以使1米处的剂量率降至1µSv/h以下;如果机头和铅屏风距离在3米以上,1mmPb铅屏风可使得机头在任何方向上1米处的剂量率都降至1µSv/h以下。结论 X射线机的管电压、过滤厚度,铅屏风的铅当量和防护距离是影响铅屏风防护效果的重要因素。1mmPb铅屏风能有效屏蔽牙片机等管电压设置在60KV以下的X射线机。DSA、口腔CT、移动C型臂等管电压设置在100KV以下的X射线机,避开原发射线情况下,距离机头0.5m处可选择2.2mmPb铅屏风,1m处可选择2mmPb铅屏风。DR、CT等管电压设置在140KV以上的X射线机,应重点考虑距离防护。
  • 研究论著
    潘燕君, 孙静, 张倩, 冯靖祎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评估不同的药物涂层球囊(DCB)在经皮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为遴选采购和临床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最终惠及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某三甲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及其1年内随访数据。根据DCB品牌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①对照组产品SeQuent Please DCB (Braun,Melsungen,德国),②A产品,③B产品,④C产品。对比四组的主要结局指标12个月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和次要结局指标30天非计划重返、补救性置入支架、心肌酶谱异常。结果 共纳入患者693例,其中使用对照组产品患者142例,A产品患者170例,B产品患者250例,C产品患者131例。相较于对照组,A产品(OR=3.43, 95%CI1.39-8.45, P=0.007)、B产品(OR=2.45, 95%CI1.01-5.91, P=0.047)、C产品(OR=2.88, 95%CI1.12-7.37, P=0.028)对患者12个月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A产品(OR=10.71, 95%CI1.32-87.20, P=0.027)对患者30天非计划重返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3种产品相较于对照组对补救性置入支架、心肌酶谱异常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产品可能会增加患者12个月TLR的发生率。A产品可能会提升患者30天非计划重返的发生率。继续支持DCB无类效应这一主流观点,强调对不同DCB进行全生命周期内的头对头比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 专论
    陈璐, 陶慧孙, 张盛昭, 魏登荣, 尹靓, 梁振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基于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RIPC)原理,研制一款用于预防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谵妄防治仪。方法 根据医疗器械的相关标准和RIPC原理进行样机研制,样机主要由主机和袖带组成。袖带与主机内部的气泵和电磁阀组成袖带式加压阻断装置,实现远隔缺血预处理训练功能。屏幕与主控模块进行串口通信,用户可通过屏幕控制训练的启停,查询和保存训练信息。样机制作完成后,对其压力控制性能、血压准确度、气密性和电气安全性能进行测试验证。结果 样机的压力误差控制在±5mmHg以内,且与松下血压计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响应速度快,气密性良好,噪声水平低于60dB,电气安全性能符合GB9706.1-2020标准。结论 本文研制的设备适用于谵妄脑障碍疾病患者的预防训练,为预防术后谵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研究论著
    王丽, 李强, 朱婉婷, 张培茗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探讨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路径,为其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应用SWOT分析法识别出影响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问卷评分法对37项影响因素打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交叉研究。结果 本次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3.3%,可信度较高(Cronbachα系数值为0.966,CITC值>0.4),效度较优(KMO检验值为0.933,因子载荷系数>0.4),其中32项因素评分值无明显差异性(p>0.05),5项因素因调查者认知不同评分呈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分析情况及打分平均值排序明确20项重点影响因素并构建出SWOT产业发展战略矩阵。结论 针对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抓住未来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医用耗材、康复器具等优势器械 ,以及与产业优势区域错位竞争,产业形成“蜂聚效应”,并且要构筑医疗资源高地,医工交叉多方协同激发创新活力等建议。
  • 综述
    周烜宇, 张新华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M3)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为基础的AI可对IMM3及周围解剖结构进行精确识别和分割,不仅使得口腔影像正确解读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还为医生提供了更为直观和精准的诊疗依据。当前,基于DL的AI技术已经成为口腔医学临床的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就近年来基于DL的AI技术在IMM3诊治中的应用进展、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作一综述,旨在为IMM3诊治提供智能化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研究论著
    冯世领, 赵飞, 周晔, 王慧, 周嫱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建立一套医用耗材商务标准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采购部门提供一个医用耗材集中配送相关的标准化商务要素体系和流程节点,帮助医疗机构评估、遴选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规、严谨、通畅的商务流程,确保耗材供应工作平稳、高效。方法 通过文献查询、专家咨询等方法拟定医用耗材商务标准指标体系初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具体指标内容及权重,形成最终结果。结果 建立了一套医用耗材商务标准指标体系,包含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医用耗材标准指标体系,可以提示医疗机构和医用耗材集配商注重完善、提升商务流程的合规性和时效性,尤其可为医用耗材集中配送(SPD)管理模式提供商务流程设计、评价、监管、改进的参考。
  • 研究论著
    黄松, 刘丽娜, 许晴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探索应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血管超声检测新生小鼠大脑Willis环的方法。方法 选用生后1天和生后7天正常C57B1/6J小鼠各6只,应用超高分辨率小动物专用超声影像系统及30MHz探头,确定显示Willis环的探测径路和方向,通过完整的颅骨和皮肤对新生小鼠大脑进行三维多普勒断层扫描,以显示大脑Willis环;同时检测新生小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血流信号,测量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I, resistive index)及变异系数(CV,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等参数;应用灌注技术观察新生小鼠Willis环的形态结构。结果 采用前囟为探测径路,探头呈45度角向下连续扫描,利用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结合三维重构技术,可立体显示新生小鼠Willis环;与灌注技术显示的Willis环的形态结构相一致;应用脉冲多普勒可采集到稳定的MCA的血流信号,变异系数为1.9%~7.9%,左右两侧MCA的血流信号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小动物超声系统三维血管超声无创显示新生小鼠Willis环的结构是可行的,同时可检测大脑中动脉稳定的血流信号。我们的研究为了解出生后发育过程中活体小鼠Willis环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 研究论著
    葛晓伟, 孙保峰, 苏亚波, 杨扬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医院智慧病区建设中的实践过程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物联网技术与医院信息平台相结合,构建智慧病区物联网交互与管理平台,实现病区护理的全场景闭环管理及信息的高效互通。比较某病区系统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管理评价、运营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系统应用后,该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整体评分(90.30±4.32),显著低于应用前(81.60±7.88),且t=-3.062,P=0.008;病区运营效率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患者满意度提升9%,(χ2=6.782,P=0.009)。结论 在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智慧病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传统模式中效率与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为建设“智慧病区”新时代提供参考。
  • 研究论著
    李婧, 张红, 张金辉, 直言, 刘海龙, 姬航宇, 冯硕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优化I期临床试验管理流程,实现符合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I期临床试验管理系统。方法 深入调研和分析医院I期临床试验业务及管理需求,采用JAVA、HTML、CSS等开发语言,以IntelliJ IDEA、Java JDK 1.8、vsCode为开发工具,基于Spring Cloud Alibaba微服务技术框架,实现I期临床试验项目启动、受试者招募和筛选、受试者入组、受试者住院、受试者访视、试验项目结题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结果 通过基于医院全流程业务协同的I期临床试验管理系统的使用,I期临床试验病房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受试者筛选工作时长、受试者入组工作时长、受试者住院工作时长、受试者访视工作时长、数据溯源工作时长等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提升。结论 该系统实现了I期临床试验全流程业务协同联动、信息共享和信息实时采集记录,在信息共享、智能管理和重塑临床试验流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医院I期临床试验质量和试验工作效率的双重提升。
  • 研究论著
    杨惠雯, 范科鸣, 玄熠, 郭凤英, 王若佳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通过分析智能健康医疗领域专利信息,度量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探讨该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方法 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中获取智能健康医疗类专利12217条,对专利数量、申请人等外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共现网络和BERTopic主题聚类方法对专利技术主题及其阶段演进态势进行深入剖析。结果 我国智能健康医疗领域专利的申请量呈指数型增长,第一申请人的地区、类型差异明显;关键技术主要集中于G16H(医疗保健信息学)和A61B(诊断;外科;鉴定)领域;常见主题包括人工智能系统、AI识别、存储介质、机器学习、推荐模型、心血管智能诊疗以及CT图像处理;技术演进态势上,A61B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从萌芽探索期、稳步成长期、快速崛起期到创新繁荣期,相关专利主题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由早期聚焦的临床实践应用,逐步渗透到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结论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健康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正在逐步形成并加速发展。未来,智能健康医疗产业的发展可从政策导向、科研投入、人才储备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推动,以实现健康医疗领域生产力的进一步革新与升级。
  • 研究论著
    马宁, 周新军, 马逸群, 黄斌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鉴定肝胆期(HBP)高信号肝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81例HBP高信号肝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定肿块性质,术前或穿刺前行DCE-MRI检查,对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平均强化时间(MET)以及最大上升斜率(MSI)进行测量,比较不同HBP高信号肝脏肿块性质的MSD、PEI、MET以及MS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鉴定HBP高信号肝脏肿块性质的价值。结果 81例患者共98个病灶,恶性病变46个,良性病变52个;HBP高信号良性病变患者的PEI、MET、MSI高于HBP高信号恶性病变的患者(P<0.05);HBP高信号肝脏恶性肿块的DCE-MRI参数MSD、PEI、MET、MSI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DCE-MRI参数诊断不同HBP高信号肝脏肿块性质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EI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985,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719。DCE-MRI参数诊断HBP高信号不同恶性肿块类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SI诊断肝细胞癌的AUC值最高,为0.821;MET诊断肝内胆管癌的AUC值最高,为0.831;MET诊断肝血管癌的AUC值最高,为0.964;MSI诊断肝转移瘤的AUC值最高。结论 DCE-MRI参数在鉴定HBP高信号肝脏肿块性质中具有较高价值,以PEI的效果最佳,且不同DCE-MRI参数在HBP高信号不同恶性肿块类型中存在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可结合DCE-MRI参数对HBP高信号肝脏肿块良恶性进行鉴别。
  • 研究论著
    王倩, 钱邦富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探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对住院手术患者费用结构的影响。方法 基于某三甲医院住院手术患者数据,选用独立T检验、卡方检验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非参数方法对患者总费用、各类费用占比进行检验,并选用K-S检验对耗材费占比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集中采购后,手术患者自付金额显著降低834.945元,日均住院费用显著增加230.5元,其中,日均耗材费、治疗费和诊断费显著增加,日均药品费显著降低。(2)整体来看,集中采购后,综合医疗服务费占比、药品费占比显著降低,治疗费占比显著提升。(3)从耗占比分布来分析,集采后,一、二级手术患者耗占比显著降低,三、四级手术患者高耗占比的概率有所降低,手术患者费用结构明显改善,耗材价差进一步缩小, 医用耗材市场的价格虚高成分得以压缩。结论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优化了手术患者费用结构,医院可通过进一步完善专科格局,提升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降低患者整体费用负担。
  • 综述
    杨晓夏, 邱森玲, 刘鸿庆, 郑秀榕, 何树苗, 罗利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分析推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模式变革、提升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水平的路径和前景。基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现状与挑战,总结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信息溯源、仿真优化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应用,剖析案例,展望趋势。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赋能医疗设备的智能预测与健康管理,物联网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区块链提升供应链可追溯性与透明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优化医疗设备设计仿真与维修培训水平。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流程再造和变革。驱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向智能化、网络化、精细化发展。医疗机构应加强合作,转化创新成果,建立全流程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和共治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 研究论著
    谢峰, 王宇坤, 王晓龙, 侯艺威, 郭米嘉, 白玫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15
    目的 研究集中管理模式下排队论M/M/C模型输入数据选取精度对监护仪合理配置数量预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1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医嘱时长作为监护仪实际使用时长,按照“11个病区合并计算”“内外科分别合并计算”“各病区独立计算”三种方式设立对比组别,建立排队论M/M/C预测模型,结合护理要求和排队系统等待时长曲线推测监护仪配置数量预测区间,分别对比三种条件下预测区间与实际配置数量差异值。结果 11个病区合并计算配置数量预测区间与实际配置数量偏离最大(组别1,最大差值为7.84台,最小差值为2.45),内外科分别合并计算情况下配置数量预测区间与实际配置数量存在较小偏离(组别2,最大差值为6.73台,最小差值为2.27),各病区独立计算情况下配置数量预测区间与实际配置数量偏离最小(组别3,仅有4个病区存在差异,差异为1台或2台),三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H=22.104,P<0.05),组别1偏离值与组别2和组别3两种情况下偏离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别2和组别3偏离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 输入数据选取精度因素对排队系统模型预测准确性具有一定影响,各医疗机构在利用排队论模型测算配置数量时,应尽量提高数据选取精度,按最小病区单元选取输入数据,并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浮动实际配置数量,提升配置数量合理性。
  • 研究论著
    尚诗, 陈慧, 宓林晖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以线上自助服务为切入点,推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医院服务新模式,探讨入院办理的优化方法。方法 通过软件层、服务层、功能层和场景层四层架构数据传输,利用患者唯一标识,获取住院状态,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自助出入院办理服务平台,选取平台上线前后各环节的平均所需时间,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以上海市胸科医院日间手术病区患者为研究对象,住院服务上线7个月,记录了1133位患者的入院流程数据,416位患者的出院结算数据,患者全流程使用智能出入院服务平台大约可节省59.6min,且经T检验平台上线前后患者办理非医疗流程所需时长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至平均99.11%,进一步推进医院流程管理的协同化和智能化。结论 智能出入院服务平台实现了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出入院服务,让就医流程做“减法”,切实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为加强便民服务举措提供了借鉴经验。
  • 研究论著
    范书健, 宋宁宁, 裴晓娟, 蒋硕, 张在爱, 田佳, 张克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智能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全自主的测温仪,具有非接触、检测速度快、无有害辐射等优点,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智能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结果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角度等多因素干扰,从而影响测温精度。方法 本文利用红外测温原理,采用步入式环境试验箱模拟智能红外测温仪在不同温湿度下的测温情况,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充分考虑距离、角度、温度和湿度等多因素对智能红外测温仪的影响。结果 仅考虑身高时,身高190cm的志愿者使用玻璃体温计与智能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结果比较,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身高160cm的志愿者测量结果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测量结果受角度变化影响较小,角度的改变会对测量数据产生影响(测量值偏低),尤其是在测量距离增加的情况下;仅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单因素时,环温25℃与35℃对比以及环温25℃与10℃比较,和 35℃,30%RH与35℃,80%RH比较,测量数据均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随着多因素的干扰,测量数据准确性将会下降(测量值偏低)。而考虑距离、身高和湿度多因素同时干扰时最大相对误差为2.7%,最大误差为1℃。结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智能红外测温仪的有效测量距离以及环境温湿度对温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合目前现有标准,认为此类设备存在一定的风险,望对建立此类设备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 研究论著
    张磊, 卢文博, 张静, 孙建军, 李森, 尹浩, 张琪, 张晓漫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研制设计一台设备,能够测试麻醉呼吸管路的装配接头是否能与标准接头(YY/T1040.1-2015)进行对接试验以及对接以后在40N的力值下是否发生分离。方法:基于标准中的要求将标准接头与管路的装配端按照要求连接,在离开管路端部至少150mm处,沿管路轴线方向以(50±5)mm/min的速率施加拉伸力,记录接头分离情况,试验在(42±3)℃的环境中进行,设备采用S7-200smartPLC为主要控制器,包括旋转测力模块、HMI触控屏、执行模块、箱体加热模块、硬件系统等控制模块,解决对接试验中的力值、旋转角度以及拉伸试验中的速率和温度,检测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在恒温保温箱体内对呼吸管路进行对接以及拉伸实验。结果:根据所需要求对设备结构进行设计,并利用SolidWorks中simulation插件对重要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零部件的偏移最大量仅为0.03664mm,优化后变形位移降低了50%以上,其P值小于0.01,因此优化结构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验证了整个机构的稳定性。结论:该设备可用于实际生产和质量检测过程中,确保麻醉剂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的连接安全性。
  • 研究论著
    袁筱祺, 高玮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探讨DRG分组中低风险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期降低DRG低风险组患者死亡率,提高院内患者医疗安全质量。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23年1月-8月50344条首页数据,根据出院情况分为治愈组、未愈组和死亡组,单因素分析筛选出8个重要风险因素,作为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分析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模型预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等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为98.7%。其中,患者出院情况治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25,95%CI为0.822-0.828,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779,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80.95%。患者出院情况未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29,95%CI为0.826-0.832,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823,灵敏度为76.29%,特异度为82.06%。患者出院情况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600,95%CI为0.596-0.60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2009,灵敏度为44.99%,特异度为75.10%。结论 对于DRG低风险组患者风险客观化预测中,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中治愈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优。输血反应、病人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为影响DRG低风险组出院情况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为DRG低风险组患者出院情况恶化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研究论著
    寇月琴, 朱小兵, 李仕康, 魏安海, 聂瑞, 张和华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分析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现状,评估其配置效率,促进医疗设备配置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7至2022年间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的静态与动态效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配置数量在研究期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中、高端医疗设备在基层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配置比例逐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设备配置效率方面表现突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则显示出较低的配置效率和投入冗余现象。结论: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设备配置结构方面已取得持续优化,整体配置效率较高。若进一步提高配置效率,需要关注医疗设备技术更新和配置使用管理优化。
  • 研究论著
    徐洁, 高婧颖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探讨前瞻性质量管理理念干预方案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消毒供应中心设立对照组实验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控制好研究过程中的变量,观察两组医疗器械各流程处理合格率、不良事件率,并得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质量管理质量评分及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对各项器械质量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医疗器械各流程处理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质量管理质量评分、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对各项器械质量管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更高,且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质量管理不良事件率更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质量管理理念”的引入使得消毒中心能够更好得运作,进一步完善CSSD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有利于各流程处理合格率的提高。
  • 研究论著
    何朝梁, 刘忠琴, 袁超, 但虹甫, 王悦, 杨洁, 仲建全, 冯浩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探讨不同定位像扫描参数对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模体胸部CT轴扫和螺旋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定位像扫描管电流固定位为10mA,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管电压、不同球管投照位置和不同扫描速度的组合,扫描模体胸部定位像。诊断CT(DCT)扫描管电压80kV、ATCM技术,对模体胸部进行DCT轴扫和螺旋扫描。对应于不同参数的定位像组合,获取144组用于比较研究的原始数据。在每组DCT图像的相同层面和位置,勾画大小一致的感兴趣区(ROI),记录自动显示的CT值和标准差(SD),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影像品质因子(FOM)值;记录全部D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毫安值(mA)。比较不同定位像扫描参数组合对应的DCT的CNR、FOM、CTDIvol。结果:①全部(是不是这样?)DCT螺旋扫描的CNR优于轴扫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定位像管电压、相同扫描速度的螺旋扫描,DCT图像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像管电压80kV、扫描速度100mm/s与200mm/s的轴扫和螺旋扫描,DCT图像的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部(是不是这样?)DCT图像的轴扫FOM优于螺旋扫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mm/s的螺旋扫描模式中,3种定位像管电压之间DCT的F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像管电压80kV,扫描速度100mm/s与200mm/s的轴扫和螺旋扫描,DCT的F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全部(是不是这样?)DCT螺旋扫描的CTDIvol高于轴扫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定位像管电压、相同扫描速度,DCT螺旋扫描时CTDIv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像80kV、100mm/s的DCT轴扫模式CTDIvol高于200mm/s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单定位像时DCT的正位CTDIvol均小于侧位者;双定位像时,DCT的CTDIvol除球管投照角度90°+180°、180°+90°部分相等外,其它定位像相同投照角度、不同扫描先后顺序,对应DCT的CTDIvol在侧位+正位均小于正位+侧位者;最后一次定位像球管位于180°时,螺旋扫描DCT的CTDIvol均高于0°者。结论 管电压80kV、ATCM技术的模型胸部DCT扫描时,定位像扫描参数(管电压、扫描速度、球管投照角度)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有一定影响,且辐射剂量大小与定位像的球管投照位置和扫描顺序相关。
  • 研究论著
    刘伟, 耿姣姣,杨文勇,邓刚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对比PICC带量采购前后在临床使用情况及患者治疗费用,为优化临床决策、完善医疗耗材带量采购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关键知情人访谈收集PICC带量采购前后的临床使用情况,基于文献回顾、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构建PICC整体费用模型,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整体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护士访谈,带量后的PICC实际平均留置时间相较于带量前平均留置时间缩短10.77%、穿刺时间增幅14.21%、置管后导致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带量前均有上升;PICC带量采购前后患者的住院费用、卫材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量采购后的PICC单价明显下降,但人均住院费用、护理费、治疗费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带量采购后,PICC的质量及临床使用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带量采购后PICC单价下降,但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上浮8.7%,总体效果不如预期。建议加强对医疗耗材带量采购前、中、后的质量评估体系和临床使用监测,系统分析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建立针对医疗耗材带量采购的质量和整体费用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医疗耗材带量采购体系。
  • 研究论著
    袁西霞, 于浩, 石增霞, 田宗梅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医院多系统集成架构下,实现对个人数字证书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医院多个业务系统用户数字证书授权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方法 利用OA流程和集成平台主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字证书的规范申领和统一授权,搭建医院数字证书管理体系。结果 实现多系统集成架构下的数字证书统一授权、最小化授权,根据平台授权上线前后一个季度的数据对比,相比单业务系统授权,平台授权所需证书绑定时间明显低于单系统授权组。结论:利用医院集成平台主数据管理实现数字证书的统一授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经验可供其他医院借鉴使用。
  • 研究论著
    梁文杰, 罗庭军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束流系统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核心模块,主要用于电子加速形成束流以及束流成形为辐射野。束流系统结构复杂,涉及的电路反馈信号多,容易出现各类故障。本文总结了二例束流系统故障,包括束流运输系统和束流成形系统,将故障现象结合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针对闸流管老化所导致的束流报错通过信号分析与更换高压部件得以解决,针对因不同位置采集器件损坏引起的初级散射器陆续报错采用信号源检测、类比的方式确认故障点,阐明了此类故障解决思路,对同行具有参考意义。
  • 研究论著
    李瀚豪, 王乃震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探究国内远程医疗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使用VOSviewer对文献特点、研究主题和前沿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期刊分布较分散,核心作者较少,机构间合作关系不紧密。临床应用以心电监测、胎心监护、慢病管理和智能化诊疗为主,逐步走向智慧化。研究热点包括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康复和辅助诊断等,远程会诊、心血管疾病、慢病康复和高危妊娠是领域应用重点。结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丰富了远程医疗的临床应用,创新了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了研究发展的新方向。远程医疗融合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服务临床的潜力巨大。
  • 研究论著
    彭远, 刘云, 徐赛, 寇建秋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针对大型联网医疗设备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和监测措施。方法 结合等保要求,建设大型医疗设备专网、构建合规网络体系,利用SDN、AI、物联网、日志分析等信息化技术,部署网络安全防护平台和设备监测预警平台,对设备网络安全和运行状态实现可视、可管、可控。结果 通过对23台大型医疗设备及相关终端设备的部署和应用,网络安全事件数量与设备故障时间大幅降低,上线前后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符合系统实践预期,有效保障了大型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结论 大型医疗设备安全防护平台及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大型医疗设备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测、提升了防护管理水平,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
  • 研究论著
    王晓梅, 张晓斌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覆盖率以及改进策略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设备科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覆盖率”的活动主题,选择2023年度医院计量设备检测目录的357台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选择2024年度基于品管圈活动改进策略的474台计量检测设备作为观察组。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逐一分析我院计量设备检测率较低的原因,并对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建立我院计量检测标准化流程、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计量管理动态管理功能,定期开展设备质控维保工作等方式,改善后比较两组设备的计量检测覆盖率差异。结果 优化后的474台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覆盖率96.62%,与优化前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了计量设备管理质量,大幅度减少了应检未检情况的发生,提升了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度。
  • 研究论著
    黄浩, 朱毅, 陈军, 张斌, 刘志刚, 李维, 潘宗玮, 杨东明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根据对医院麻醉机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预建立一套科学医用麻醉机(以下简称“麻醉机”)使用评价体系,为采购、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供科学管理。方法 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通过研讨小组讨论得到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将指标设计成调研问卷,利用微信APP定向邀请咨询专家填写,填写结果录入WPS Office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首轮发放68份调研问卷,回收68份, 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二轮发放120份调研问卷,回收109份,有效回收率为91%,两轮调研的咨询专家权威度均为分别为0.91。调研显示,一级指标的百分占比中技术性能35%、临床使用效果33%、经济效益17%、售后服务15%;二级指标中关注度较高的指标有: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采购价格、投资回报、厂家服务能力及可维护性;三级指标的平均数在3.99-4.75之间,34个指标标准差均<1,35个指标变异系数<0.25。结论 本研究基于麻醉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综合技术特性、临床应用、经济管理及使用行为等多维度建立的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为麻醉机采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研究论著
    但虹甫,杨洁,何朝梁,王超,袁超,覃春,冯浩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探讨能谱纯化、自动剂量调制(CARE DOSE 4D)与高级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DMIRE)联合在儿童胸部超低剂量CT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肺炎行胸部低剂量CT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两组各30例,A组为常规胸部低剂量CT;B组为胸部超低剂量CT,根据ADMIRE等级3、4、5重建获得B1、B2、B3组。由两位高年资医师独立对四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分别测量、记录并计算每组图像客观数据、辐射剂量数据和图像品质因子(FOM)。对所有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位医师间主观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567)。A、B1、B2、B3四组主观评分均大于1分,图像可接受度均大于90%,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四个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两两比较除A组与B3组、B1组与B2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别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随ADMIRE等级升高,评分逐渐趋于A组。A、B1、B2、B3四组的肌肉、肺组织平均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个组的肌肉平均SD值、SD肌肉、SNR、CNR、FOM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两比较,只有A组的肌肉平均SD值、SD肌肉、SNR、CNR与B3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别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A、B1、B2、B3四组FOM呈递增趋势,其中B3组最高。B组DLP最低至2.2mGy·cm,ED最低至0.04mSv,有效辐射剂量较A组降低了82.4%。结论 能谱纯化、CARE DOSE 4D与ADMIRE联合在优化儿童胸部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专论
    陈娟, 龙俊羽, 潘黎姿, 欧阳昭连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背景 脑机接口领域的科研竞争与合作逐渐深入,了解科研竞争与合作现状可以为脑机接口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目的 分析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科研竞争与合作态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中检索脑机接口相关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全球脑机接口科学研究竞争与合作态势进行分析,识别该领域的领先国家、机构和研究者。结果 1990年至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领域SCI论文产出共计9037篇,其中2014年至2023年产出占78.9%,十年符合增长率达13.7%。中美两国的发文量(2715篇和2051篇)居全球第一梯队,相比较而言,中国起步较晚但增长更快,2023年的发文量已达美国的3被。合作方面,美国无论是合作对象(64个vs 59个)还是合作次数(1507次vs 1202次)均优于中国。其他国家则以德国(968篇)和英国(725篇)的发文量相对突出。从机构和研究者来看,德国图宾根大学和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是脑机接口研究的早期引领者,但近几年论文产出明显减少,相比之下,我国清华大学高小榕、中国科学院王毅军、天津大学明东、华东理工大学金晶和华南理工大学李远清等研究者则在近几年产出了较多论文。结论 脑机接口领域在近十余年快速发展,以美中两国在全球竞争与合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美国起步较早但近几年增速较慢,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增速很快,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机构表现最为突出。
  • 研究论著
    夏杰峰, 胡宇, 张晟, 涂玲, 王薇, 张颖, 张伟硕, 司超增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摆脱传统的危急值被动监管模式,构建基于知识库的医院危急值智能管理平台,提高危急值管理效率,减少医疗隐患。方法 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运用C/S架构和Oracle 11g数据库实现平台部署,系统交互采用Web service和消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选取平台上线前(2023年01月至2023年06月)的危急值数据作为对照组,平台上线后(2024年01月至2024年06月)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验证平台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危急值上报耗费时长、假阳性率、临床响应时间、临床处置率和电子病历危急值缺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报及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基于知识库构建的医院危急值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危急值全流程的统一管理,显著改善了危急值管理指标,为患者诊疗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保障。
  • 研究论著
    郝安琪, 沈洁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针对传统病历内涵质控覆盖率不足、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构建智能化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实现病历质控质量提升。方法: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构建高度结构化的病历数据库,利用病历质控引擎对病历文书进行内涵质控,并在SPSS24.0 统计软件上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甲级病案率、病案质控平均分和内涵缺陷项目数。结果:对智能化病历质控系统上线前后的病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的住院甲级病案率(76.60%)高于对照组(6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病案质控平均分(567.68)高于对照组(55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内涵缺陷项目占比相比于对照组下降明显,平均降幅 3.52%。结论:病历智能质控系统可辅助临床医生和质控员高效、准确地完成医院临床病历质量控制,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病历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目的。
  • 综述
    程祝强, 吕雪青, 刘红军, 曾永芬, 金毅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随着慢性疼痛和痉挛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越来越受到重视,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IDDS)也已经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国,IDDS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难治性疼痛和痉挛性疾病,但IDDS目前仍未国产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本文就IDDS的一般结构、性能、疾病治疗范畴进行介绍,并总结了IDDS在国内外关于其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IDDS的临床应用现状进展梳理,并对比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及目前进口产品的垄断价格,明确了进一步国产化研究的价值所在,探讨了国产化研究意义和国内临床的应用前景。
  • 研究论著
    李思慧, 冷军, 陈怡婷, 杨榕, 梁春婷, 成小菲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分析近10年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现状、热点及演变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相关文献,并通过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36篇,文献的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李增勇是发文最多的作者,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香港理工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研究热点集中于皮质激活、脑卒中、功能连接、经颅磁刺激、神经成像、认知障碍、脑-机接口和运动想象这些方面。结论: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国内的机构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近年研究开始结合多模态监测大脑激活与连接相关的特征,更多地了解运动行为和神经生理学机制;未来可持续关注功能性红外光谱技术在脑卒中、脊髓损伤、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病等患者中的应用。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成像技术在意识障碍领域的应用值得国内学者关注。
  • 研究论著
    李亮, 陈鑫, 范雪梅, 薛冰, 刘莹, 章龙珍
    中国医疗设备.
    录用日期: 2024-11-04
    目的 构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布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到2022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射科使用瓦里安Vital Beam(SN3546)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45例SBRT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采用变分推断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构建误差分布预测模型,求解模型参数。结果 平移方向摆位误差主要往三个中心 (μ1~μ3) 方向集中,在Vrt(-3.45mm~4.84mm)和Lng方向(0.22mm~5.67mm)平均偏移量较大,Lat方向(0.14mm~0.79mm)平均偏移较小。摆位误差往μ3中心点偏移可能性(0.54)最大,往μ1(0.20)偏移可能性最小,平移方向方差最大值为1.72;旋转方向摆位误差主要往4个中心点 (μ1~μ4) 的方向集中,在Pit(-0.50~0.12)和Rol方向(-0.52~0.10)平均偏移量相对Rtn(0.03~0.25)方向较大。摆位误差往μ3中心点偏移可能性(0.69)最大,其余三个中心点偏移可能性相差不大,旋转方向方差最大值为1.63。与平移方向相比,旋转方向各中心方差值除μ2中心点数据(0.57)外数值较大,表明平移方向数据更加聚集。结论 变分推断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可以对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定量描述和预测分析,为探寻体部SBRT摆位误差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