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1
    颅内支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以及颅内神经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不同类型支架形态结构不同,临床应用范围不 同,且不同时期技术特征存在临床价值的代际差异。为此,针对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辅助或颅内动脉硬化扩张的颅内支架产 品,建立颅内支架价值评估专家共识,总结关键的颅内支架分类属性,形成临床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验证该体系的可操 作性,为临床选择和使用颅内支架产品提供指导。
  • 综述
    谷晓芳,贺丽萍,杨鹏飞,王颖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52-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4
    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肿瘤的方法,目前在治疗复发性头颈 部肿瘤、胶质瘤和恶性黑色素瘤方面有突出的优势。本文从BNCT技术原理、发展历史、含硼药物、治疗副作用、中子产 生方式及中子源、国内外的批准上市情况等多方面对BNCT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对该项治疗技术进行展望。本文 通过对BNCT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增进相关行业医务人员、研发人员、监管人员等对BNCT的了解,为中国BNCT技术 发展、相关技术指南或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推动中国的BNCT早日服务于广大的肿瘤患者。
  • 综述
    杨佳敏1,刘晓林1,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65-1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6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冠状小动脉 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心肌缺血临床综合征。存在CMD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发生率会显著增加。心肌灌注成 像是评价心肌微循环和判断心血管疾病预后及不良事件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目前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包括计算机断层 扫描、心脏磁共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经胸多普勒超声等方法,这些方法评估心 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组学也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疾病的早期 诊断及预后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综述不同影像学技术在CMD诊断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不同作用,并展望影 像组学在CMD评估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CMD诊断策略,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 供参考。
  • 研究论著
    黄阿红1a,2,郑蕴欣1b,2,隋海宇1c,2,汪方杰1b,2,罗莉1d,2,俞骏仁1c,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4
    目的 评价分析某院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中止血类耗材的使用情况,为医院耗材合理使用和监管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选取 2023年1—9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3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抽样确定研究样本,根据病例资料应 用Stata 16.0对4种止血类耗材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有效性指标为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天数, 经济性指标为术后住院天数和止血治疗相关费用。结果 不同种类的止血类耗材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天数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止血治疗相关费用消耗方面,4种止血类耗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止血类耗材的有效性得以体现,有效性较好的耗材单价相对更高,但难以 体现经济性价值。本研究为止血类耗材合理规范化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了参考借鉴。
  • 综述
    武韵恒,李维嘉,张雷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71-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7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疗结构引进的医疗设备逐年增加,医疗设备的管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在新医改 对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综述 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潜在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以 适应新医改要求助力。
  • 研究论著
    周俊裕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32-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1
    目的 分析和研究SPD管理模式对三级医院医用物资成本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 分析法对SPD模式下三级医院医用物资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比某三级医院应用SPD模式前后医用物资 成本管理的变化。结果 构建了以管理成本、采购成本、信息成本和财务成本为基础的SPD模式下医用物资成本管理效果的 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1个目标、4个准则层指标、13个方案层指标。通过某三级医院的SPD模式应用前后医用物资成本 管理的效果对比,得出SPD模式应用下手术室月均管理耗时减少64.33%,医用耗材耗损率下降73.11%,医用耗材成本核算 精准率上涨12.26%,医用耗材月均库存金额下降85.83%,月均管理耗材数量下降98.77%,该院SPD模式下医用物资管理成 本控制水平评分在良好以上。结论 SPD模式显著提高了医院医用物资成本管理效果,本研究构建的SPD模式下的医用物资 成本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研究论著
    杜忠军a,姜文彬b,陈浩c,于水d,杨斐e,潘月帅c,魏丽丽f,刘飞g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12-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8
    目的 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 专家访谈建立原始指标池,经研究小组对初始指标整理讨论后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遴选的40名医用设备管 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构建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青岛市某三 级甲等医院某分院区健康体检中心CT设备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 构建了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包 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117个三级指标。根据此评价体系,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某分院区健康体检中心CT 设备展开评价,其采购配置阶段评分为47.1分,运行管理阶段评分为37.9分,根据评价标准该CT机综合评价结果为优秀。 结论 本研究的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均符合标准,构建的大型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 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 研究论著
    黄文峥,林海涛,孙航标,贺旭伟,李凤,胡群超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4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7
    目的 比较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在应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中的分次内位移误差大小,并研究体位固定时增加腹部热塑膜能否减少分次内 位移误差。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的6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技术不同将 其随机分为IMRT组(n=30)和VMAT组(n=30);在2组中各随机选取15例患者在体位固定时增加腹部热塑膜,按照固定附件 是否采用腹部热塑膜分为常规组和腹膜组;以计划靶区为主要配准区域,应用锥形束CT灰度配准算法分别比较IMRT组与VMAT 组、常规组与腹膜组的分次内位移误差大小。结果 经独立样本t检验,VMAT组的治疗时长显著小于IMRT组[(4.17±0.86)min vs.(9.69±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Wilcoxon秩和检验,VMAT组的患者在左右(x)、头脚(y)、前 后(z)方向分次内位移误差均小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常规组的治疗时长与腹膜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Wilcoxon秩和检验,腹膜组患者在x、y方向分次内位移误差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z方向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使用VMAT相比于IMRT,患者的分 次内位移误差更小,在体位固定环节增加腹部热塑膜可减少患者x和y方向的分次内位移误差。
  • 研究论著
    王龙琦1,周学超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5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9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多源特征融合技术结合限制内存-拟牛顿法-反向传播(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 Shanno-Back Propagation,L-BFGS-BP)神经网络模型,以期为乳腺癌筛选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日 至2022年8月31日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收治的388例乳腺癌确诊患者及同时期收治的288例非乳腺癌患者为研究 对象,从生物遗传学、临床特征、血清标志物、影像学等方向收集并整理多源特征集,建立L-BFGS优化算法及L-BFGS-BP 模型。结果 相对于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模型,L-BFGS-BP模型测试准确度分别提高了 8.07%、13.55%、3.55%和8.3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准度分别提高了9.12%、16.42%、7.50%和7.19%,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BFGS-BP模型在召回率、F1分数方面亦有相同的结果。结论 L-BFGS-BP模型具有更 好的鲁棒性、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优化能力,预测能力较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 综述
    龙俊丞, 何晖, 胡东辉, 卢正, 冼汇锋, 张亚忠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3): 160-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398
    随着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数字疗法不断向医学领域方向纵深发展。数字疗法作为一种数字化健康管理手段,在欧美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管理,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相应的临床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方面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从数字疗法的概念起源与现状,以及数字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面临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开展数字疗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研究论著
    徐蕾1,江雪娇2,梁慧珊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3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5
    目的 设计一种激光消融数值仿真模型,确定针对脑肿瘤的激光消融治疗方案,以及确定消融时间、激光功率和金 纳米颗粒水溶液对激光消融的效果影响。方法 建立简化的脑肿瘤几何模型,通过蒙特卡罗计算方法模拟脑组织中的光子分 布,确定激光能量沉积;再用Pennes生物传热模型计算嵌入在圆柱体人脑组织中球体肿瘤的温度升高过程;将Arrhenius积 分与传热模型相结合,计算组织的热损伤,确定激光消融方案。在热损伤范围超出肿瘤体积的模型中引入金纳米颗粒,探 究金纳米颗粒对减小周围健康组织损伤的可行性。结果 增大激光功率或消融时间升高了消融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且增大了热 损伤范围。对于本研究假定的直径为10 mm的球体脑肿瘤,当消融时间为300 s、激光功率为3 W以及消融时间为180 s、激 光功率为5 W时球体肿瘤被完全消融。在肿瘤中注射金纳米颗粒,假设金纳米颗粒在肿瘤中均匀分布,选取消融时间为180 s、激 光功率5 W的消融组合且不添加金纳米颗粒时,热损伤的体积为1.98 cm3,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率为2.96%;同样的组合 添加金纳米颗粒后的热损伤体积为0.95 cm3,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率为0.88%。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数值仿真模型对确定激 光消融参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激光功率和消融时间的增加可以增大热损伤体积,提高消融的最高温度,同时,添加金纳 米颗粒可以减少对健康组织的热损伤。
  • 研究论著
    于晓慧1a,2,陈方1b,2,李文丽1a,2,邵国俊1c,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20-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9
    目的 为我国医用电气设备的运输稳定性验证提供更好的评价方式及思路。方法 梳理医用电气设备的流通特点及我 国标准GB/T 14710-2009中运输试验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模拟运输试验主要参考标准的内容,对比探讨GB/T 14710- 2009中规定的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标准的技术性差异。结果 医用电气设备的模拟运输试验不仅限于GB/T 14710-2009中规 定的三级公路运输,还包括搬运时的跌落、堆码中产生的挤压、多种路况及不同运输工具带来的振动等其他环节。结论 应 综合考察产品本身及流通周期中可能经历的各类潜在环境危害,结合实际确定运输试验具体内容。
  • 研究论著
    刘晓1,王凯1,陈嘉炜1,胡范祥2,杨洋2,李彦静1,吕海鹏1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49-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8
    目的 通过分析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行伽玛刀、固定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 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3种放疗方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 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放疗的19例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设计 伽玛刀、固定野IMRT和VMAT治疗计划,其中固定野IMRT和VMAT分别设计靶区均匀剂量计划和靶区同步增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计划(SIB-IMRT、SIB-VMAT),且要求处方剂量包含95%体积。评价参数包括低剂量区V5、脑部放射坏 死指标V12、靶区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靶区最大剂量(Dmax)、平均 剂量(Dmean)以及梯度指数。结果 5种治疗计划中,SIB-IMRT的V5低于固定野IMRT和SIB-VMAT(P值均<0.05);伽玛刀的V12 最低(P值均<0.05),SIB 计划比常规计划(SIB-IMRT vs. 固定野IMRT、SIB-VMAT vs. VMAT)的V12低(P值均<0.05)。固定野 IMRT与VMAT、SIB-IMRT与SIB-VMAT靶区的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优于伽马刀(P<0.05)。伽玛刀与SIB-IMRT、 SIB-VMAT靶区的HI和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伽玛刀对正常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更好,对于复杂靶区适形度稍 差。固定野IMRT和VMAT适形度更高,其中,SIB-IMRT、SIB-VMAT能达到类似伽玛刀的靶区剂量分布,且正常脑组织受量较常规调 强放疗更低。
  • 研究论著
    刘杰,胡胜利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8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3
    目的 最大限度避免医保违规,保障患者顺利实现医保结算,解决传统审核系统无法满足医院对患者全部诊疗救治 过程监管的问题。方法 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利用Java编程语言和Oracle数据库,实现对患者入院后的医疗活动(如病 案首页、住院病历、检验检查报告单、体温单、长期和临时医嘱、费用等)进行全过程审核、定时审核、出院审核等,并 探讨系统的应用成效。结果 系统上线后,不合理的诊疗行为可以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实现对患者门诊、住院所有诊疗 活动的审核。疑似违规次数由系统上线前的(9.10±0.23)万条下降至(3.30±0.08)万条,拒付金额由(982.00±3.16)万元 下降至(351.00±1.69)万元,每份病历平均审核时间从(10.30±0.12)min缩短至(3.20±0.11)min,患者满意度从 96.20%±0.12%提升至98.60%±0.1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医保全程审核系统对于规范诊疗行为、 优化审核流程、推动医保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研究论著
    唐杰,沈燕婉,张子宇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06-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7
    目的 构建一套完整的贵重医疗设备的综合评价体系,使医院贵重医疗设备管理有据可依。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 专家问卷调查构建贵重医疗设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院超声科12台采购金额超过100万的在用彩超设备,利用医 院数据系统采集2023年的使用数据,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使用数据进行评价,利用波士顿矩阵对其2023年的综合 运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2台贵重彩超设备中,明星设备为2台LOGIQ E9以及ACUSON SEQUOIA;金牛设备为ALOKA ARIETTA 850、LOGIQ E20、RS80A;瘦狗设备为EPIQ CVX、EPIQ 5、VIVID E95、APLIO I900、APLIO 400、MYLAB TWICE;没有问题设备,此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结论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贵重医疗设备的综合评价体系能清晰地反映医院 贵重设备的综合效益,给医院上层决定是否需要添置新设备、选择合适的机器型号、是否需要报废等增加数据支持,避免 重复购置和闲置等资源浪费现象。
  • 研究论著
    程梦云1,2,3,尚雷明1,2,3,郑华庆1,2,3,龙鹏程1,2,3,贾婧1,2,3,何桃1,2,3,胡丽琴1,2,3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74-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2
    目的 针对放射治疗业务流程复杂、治疗周期长,导致放疗管理难度大、效率低,进而影响放疗质量的问题,设计一 款放疗信息系统,实现放疗业务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放疗工作效率。方法 将患者需求、医技操作流程和科室质量 管理相结合,提出基于DICOM-RT的数据快速可视化、基于勾画和剂量数据的剂量体积直方图精确计算方法,研发了基于 B/S架构的放射治疗信息与影像管理软件KylinRay-OIMS,具备患者管理、工作流、影像及DICOM-RT显示与管理、预约管 理、排队叫号、收费管理、统计分析、质控管理、患者随访、微信小程序、多院区管理等核心功能。结果 KylinRay-OIMS 实现了放疗业务无纸化办公,提高了计划评估的临床效果和效率,打通了与放疗计划系统、医用加速器以及医院其他系统 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诊疗数据与治疗流程无缝衔接,已在医院临床广泛应用。结论 KylinRay-OIMS可满足临床需求,实 现放疗信息化管理,保证放疗流程的规范化,提升临床工作效率。
  • 研究论著
    吴一未a,张晔a,王文杰a,金伟b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25-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4
    目的 设计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医用超声设备寿命预测方法,解决传统医用超声设备寿命预测过程中不能对设备 退化过程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导致预测模型参数不能实时更新、预测精准度下降的难题。方法 首先将医用超声设备的整个 生命周期划分为正常退化状态和非完美维护退化状态,分析设备退化过程,并依据医用超声设备的退化过程建立寿命预测 模型;然后利用极大似然理论计算模型中的退化参数,并根据实际退化数据随机更新模型参数,获取更符合设备实际退化 过程的寿命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粒子滤波算法求解该模型,获取医用超声设备寿命预测结果。结果 利用本文提出方法 建立的模型决定系数在0.80以上且更接近于1,具有较高的医用超声设备寿命预测准确度,均值为88.5%。结论 改进粒子滤 波算法在医用超声设备寿命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识别设备故障发生的早期迹象,提前采取维修或 更换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设备损坏和停机。
  • 研究论著
    闫国涛,廖志轩,李星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6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1
    目的 结合院内实际情况设计全流程一站式医技预约平台,以提高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与住院门诊协同发展,提 升患者满意度。方法 基于JAVA开发平台,使用全新一代的中台架构,构建多端口、全流程、一站式医技预约平台,采用 WebService技术对接相关系统并映射到中台,运用动态规划算法为患者推荐最优的检查预约方案。结果 多端口平台设计满 足不同情况下患者进行的全流程医技预约,对全院各医技检查资源实施统筹管控,显著缩短了患者各项检查候诊时长及患 者转运时长(P<0.05);医技科室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检查例数显著增加;患者满意度从21.44%提升至92.86%,且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流程一站式医技预约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检查设备的使用率,通过合理安排检查时间显 著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间接提升了门诊接诊能力和住院病床周转率,推进了智慧医院的信息化进程。
  • 综述
    于汶源1,2,许晓2,陈正岗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59-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5
    随着对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病因机制的积极探索和治疗方法的更替进步,普萘洛尔已作为 一线用药取代传统的手术疗法。由于IH多见于面颈部,且患者年龄小、美观要求高,因此需要积极寻找各种替代疗法以 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临床需要。激光是治疗IH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创伤小、治疗周期短的特点,其中脉冲染料激光和 Nd:YAG激光更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IH医用激光的产业状况、治疗机制、分类、应用及其他现有研究成果做出 综述和展望,以期提升IH激光治疗的关注,同时提供医用激光的多方法和新思路。
  • 综述
    田洋, 刘晓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3): 164-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761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是有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缺血的“金标准”,但需要额外的导丝及扩张血管,限制了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的FFR(FFR derived from 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FFR)、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Fraction,QFR)等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能在避免使用额外导丝和扩展血管的同时,进一步评估心肌缺血的情况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本文对FFR、CT-FFR及QFR的原理、应用价值及局限性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冠心病诊疗中选择合理技术提供参考。
  • 设备维修
    孙小磊,肖吴进,汪缨,张晖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77-1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8
    西门子Force双源CT属于高端CT,设备整体配置高、性能佳、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好,在医院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 用。由于设备使用量大,故障时有发生,且设备集成程度较高、整体维修难度大。本文详细分析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冷 系统、患者检查床、探测器电源3例故障的故障排除过程,并通过更换三通阀、维护升降电机轴承、焊接X10接头解决故 障,节省了维修费用,并为同行维修此类故障提供参考。
  • 研究论著
    王瑞青1a,2,王璨1b,孙昊1b,马骏3,朱頔1a,崔学磊1b,曹德森1b,何昆仑1a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0
    目的 研究一种面向远程医疗的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 for Telemedicine,ONTM)模型,以改善传统互联网无 法完全满足远程医疗服务多样化服务质量的难题。方法 基于覆盖网络的架构建立ONTM模型,并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 面,负责整体的策略调控和网络传输。在ONTM模型的接入侧采用多链路聚合策略,同时将其传输层进一步细分为信源/信 道传输子层。使用网络监控软件测试终端之间的网络性能参数。结果 基于ONTM模型的新型远程医疗系统累计完成了超过 10000次的远程医疗服务,涵盖了15个临床科室。在ONTM模型的调控下,5G远程大脑起搏器手术期间北京到三亚的平均 延时低至76 ms,丢包率几乎为0,流量稳定在10 Mbps,优于通用5G网络。结论 ONTM模型能够保证远程医疗数据的稳定 传输,可为特殊环境下开展远程医疗提供新思路。
  • 综述
    李坤, 马兴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1): 154-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32197
    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PdM)是一种集成机器状态监控、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和维护计划的维护策略。近年来,PdM逐步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有效应对了传统维护策略难以解决的一系列挑战。为帮助医疗从业人员加深对这一新兴概念的理解,本文对传统维护策略与PdM的对比、PdM的目标及构建PdM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从PdM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价值、PdM系统架构及结合机器学习的PdM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阐述PdM的研究进展,展示其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亮点;对PdM在医疗设备管理领域的局限性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PdM在医疗设备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总结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研究论著
    殷鹏宇a,刘创b,张宏家b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00-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6
    目的 分析国内医院SPD模式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问题,为今后医院SPD模式建设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 “医院”“SPD模式”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13—2022年发表的关于我国医院SPD模式的中文 期刊论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医院SPD模式研究的热点和关键词聚类突现。结 果 初步检索文献394篇,最终纳入224篇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医院SPD模式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医院SPD模式 的可视化关键词分析显示,“医用耗材”“医院”“物流管理”“高值耗材”“耗材管理”“供应链”“药品”等关键词 出现频率较高;聚类图谱可视化后呈现9个聚类,分别为医用耗材、医院、物流管理、管理、手术室、供应链、耗材管理、 风险、检验试剂。突现词分析显示物流、模式、物联网、药品、药品采购、耗材管理是近年来医院SPD模式研究的热点。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医院SPD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近10年来我国医院SPD模式的发文趋势、核心作者和 机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可以为后续开展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 研究论著
    潘黎姿1,陈娟1,欧阳昭连1,吴旭生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9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15
    目的 识别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国际合作参与度较高的城市和机构,并发现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特点。 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生物医学工程主题的论文,使用Excel和Pajek软件对我国城市和机构的国际合作论文 发文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合作网络的变化趋势分析,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城市和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结果 共检索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相关论文 45944篇,经描述性统计发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国际合作发文量处于全国前列,香港、西安和温州的国际合作发 文比例较高;通过量化国际合作水平发现,以上城市在国际合作中的积极性、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及TOPSIS得分均处于较 高水平。从机构层面来看,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一些高校国际合作较为积极。结论 本研究通过量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 论文的国际合作网络,识别了国内国际合作方面最为积极和重要的城市与机构,了解了目前该学科国际合作下较为热门的 研究方向,并为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程度提出建议。
  • 综述
    陈洋1,2,傅彬海1,2,吴明康1,孙雪琴1,2,张建芳1,2,崔叶谦1,2,王绍波1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46-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3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 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 部体位固定装置的应用情况、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装置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解决治疗过 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放疗质量。
  • 研究论著
    曹旭含1,熊冰朗1,孙承颐2,孙旭东1,郭紫嫣1,温建民1,孙卫东1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2
    目的 建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拇外翻足底压力生物力学模型,研究“8”字绷带外固定系统在拇外翻足术后动态力学环境中 的足底应力力学数据分布特点及其生物力学规律。方法 将同步的三维运动测试与地面垂直反力相应的时相结合,获得足部3个不同的 角度,并对术后足踝部分在步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进行模拟。在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有限元模型中实施加载及约 束,对步行周期状态过程中各个工况时期位移及截骨端用力的情况进行计算(足跟着地时期、支撑时期、加速蹬离时期),进而对该 手术步态周期中固定截骨及移位端应力的不断变化进行探究。结果 中足跟着地期工况,第一跖骨截骨端最大总应力为0.118 MPa,第一 主应力位于Z轴方向,为-0.116620 MPa;截骨端的最大总位移为0.447 mm,最大位移发生在X轴上,为-0.446 mm,位移方向与X轴相反, 提示向外侧移位。加速蹬离期工况,截骨端最大总应力为1.485 MPa,第一主应力为-1.467620 MPa;截骨端的最大总位移为1.667 mm, 最大位移发生在X轴上,为-1.658 mm。全足支撑期工况与蹬离期方向相同,数值次之。结论 在步态周期中,第一跖骨截骨端所受应力 以压应力为主,位移主要是截骨远端向外侧移位。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能够保证步态周期中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的动态稳 定,增加截骨端压应力,促进截骨端愈合。
  • 研究论著
    李帆1,2,3,王常斌1,2,3,高娜1,2,3,梁金奎1,2,3,方元1,2,3,张露文1,2,3,杨婧1,2,3,张博1,2,3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38-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06
    目的 对关节植入物表面不同工艺多孔涂层的形貌结构和耐磨性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3种等离子喷涂钛涂层样 品、1种钛珠烧结涂层样品和1种3D打印多孔涂层样品,按照YY/T 0988.14-2016在金相显微镜下对涂层纵截面的多孔结构进 行分析,测量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和孔隙截距;按照ASTM F1978-22测试样品的耐磨性能,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涂层磨 损前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不同工艺和孔隙结构涂层的磨损行为和磨损机理。结果 几种涂层的孔隙率在30%~60%范围内,孔 隙截距在100~510 μm之间,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法规要求,钛珠烧结涂层和3D打印多孔涂层的孔隙连通性优于 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喷涂涂层的磨损过程为颗粒脱落伴随着磨粒磨损,钛珠烧结涂层和3D打印多孔样品的磨损过程主 要为磨粒磨损。结论 耐磨性能的差异与涂层工艺、孔隙率和结构形式存在显著关系。
  • 研究论著
    吴超, 于强, 温涛, 江鑫富, 钟志龙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2): 5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2.010
    目的 对不同品牌的在用除颤仪开展性能检测和数据分析,为预防性维护和采购选型提供指导。方法 参照国家计量标准规范对在用除颤仪的释放能量、充电时间、同步延迟时间和心率等参数进行性能检测和数据收集,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参数检验。结果 当设定释放能量为30和100 J,不同品牌除颤仪实际释放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0.05,P=0.084>0.05);当设定释放能量为200 J,不同品牌除颤仪实际释放能量(P<0.001)、充电时间(P=0.001<0.05)、同步延迟时间(P=0.00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时长与除颤最高能量偏差之间无相关关系(r=-0.009,P=0.956>0.05),与充电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556,P<0.001)。结论 充分挖掘医疗设备运行中的数据,可辅助设备管理决策,提高医疗设备临床使用质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 设备维修
    聂涛, 郑骏, 冯靖祎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2): 171-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2.029
    目的 通过分析高频电刀的常规故障维修案例,建立模型进行同类故障再发生的预测,并进行预防性维护从而减少故障发生率。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系统建模、仿真分析等方法,通过真实世界的故障案例,构建故障预测的仿真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故障的发生率与实际情况相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而后,基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内的预防性维护,以降低故障发生率。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60台高频电刀的预测故障率为22.4%,实际上不符合质控标准的比例为25%,预测准确率为89.6%,模型验证有效,与实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故障发生的准确率较高,预测结果对于预防性维护有指导作用。
  • 研究论著
    杨涛1,杜秀芳1,杨宏洁1,付昌娜1,康晓蓓1,林开清2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39-1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2
    目的 探讨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lcyclin-Binding Protein/Siah-1-Interacting Protein,CacyBP/SI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间质细胞侵袭、迁移及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 健院产科就诊的60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腹腔镜手术,取子宫内膜组织并分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使用重组CacyBP/ SIP慢病毒、抑制剂转染细胞之后检测病毒、抑制剂转染结果,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CacyBP/SIP慢病毒组、慢病毒阴性对 照组、CacyBP/SIP抑制剂组、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及未治疗组。定量PCR鉴定各组细胞CacyBP/SIP水平,Transwell法检测各 组细胞侵袭、迁移,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结果 与抑制 剂阴性对照组比较,CacyBP/SIP慢病毒组24、48、72 h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CacyBP/SIP慢病毒组比较,CacyBP/ SIP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降低(P<0.05);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比较,CacyBP/SIP慢病毒组CacyBP/SIP水平、细胞侵袭数 量、迁移数量及VEGF、COX-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CacyBP/SIP慢病毒组比较,CacyBP/SIP抑制剂组的上述指标 降低(P<0.05);未治疗组、慢病毒阴性对照组、抑制剂阴性对照组、CacyBP/SIP慢病毒组、CacyBP/SIP抑制剂组细胞 凋亡率分别为8.54%±0.26%、8.42%±0.38%、8.46%±0.19%、3.38%±0.15%、18.42%±1.23%,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比 较,CacyBP/SIP慢病毒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CacyBP/SIP慢病毒组比较,CacyBP/SIP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率升高 (P<0.05)。结论 CacyBP/SIP的低表达可降低EMs间质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推测其通过抑制VEGF、COX-2基 因,可抑制血管生成。
  • 研究论著
    顾伟1a,周阳1a,刘杨2,潘常青1b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8): 126-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8.020
    目的 从经济性角度对国产和进口吻合器在临床手术中的相关费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为同类型产品临床评价的统 计学分析及评价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国家制定的真实世界数据指导原则,结合吻合器临床应用,提出吻合器相关 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路径方法。选取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和肿瘤外科2019—2021年共计2000例使用吻合器的手术,其中 1000例使用国产吻合器,另外1000例使用进口吻合器,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性评分校正等方法对两组数据中的使用 患者、使用效率和经济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国产吻合器的手术组平均每台手术吻合器费用和平均每台手术止血耗材 费用均显著低于使用进口吻合器的手术组(P<0.001);两组手术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相关性分析显示吻 合器费用与手术时间具有强相关性(r=0.987,P=0.002);而使用进口吻合器与国产吻合器时,吻合器费用占比与止血耗 材费用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吻合器在影响手术直接耗材及相关耗材费用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 用,建议建立国产吻合器专家共识,为国产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和未来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研究论著
    孙王玮, 徐舒宁, 王珺琪, 吴旭升, 桂志国, 尚禹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2): 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038
    目的 设计一套乳腺血氧监测系统,并探究校准算法,确保其能准确反映乳腺组织的血氧饱和度。方法 基于近红外漫射光谱技术设计一套三波长(660、805和904 nm)四通道乳腺血氧监测系统;采用与人体吸收和散射特性相近的固态仿体作为校准工具,设计校准算法;针对每个通道光源-探测器远、近两端光强值,利用实验所得标准值作为参考,并通过调整各通道的光强值参数,实现血氧仪校准。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固态仿体的吸收系数与不同通道的光强值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校准后的自制血氧仪与商用血氧仪在大多数测量点的差异落在95%一致性界限内,无显著系统偏差。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系统及校准算法是近红外漫射光乳腺疾病早期监测的必需步骤。实验证实,该方法提高了血氧测量的精确性,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 研究论著
    吴宁, 刘慧慧, 宋晓华, 南群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1.001
    目的 模拟近支气管处肺肿瘤行60 W、300 s微波消融术的情形,对可能造成的支气管壁损伤区域予以界定,为临床安全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气体流动条件(呼吸速率为1.0 m/s)和生理参数(肿瘤直径为1 cm),建立含有三级支气管分支的肺模型和肿瘤不同位置模型;通过电磁场-温度场-流场耦合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在肿瘤完全消融时气管壁受到损伤的体积。结果 肿瘤边缘距离主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分别超出5和4 mm时,行微波消融术安全有效,气管壁无损;临近第三级支气管时,距离达2.1 mm以上即为安全治疗范围,无损伤风险。结论 微波消融肺肿瘤临近支气管这一关键部位时,气管壁受损程度和消融安全范围与肿瘤中心位置相关。
  • 研究论著
    李艾彤, 李铭诗, 李靖鹏, 李晨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2): 2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2.005
    目的 为了解决目前常用血细胞检测仪器检测耗时长、检测细胞种类少及人工镜检方式耗时耗力的问题。方法 为了更快捷地对血细胞进行检测,提供准确的检测报告,减少医生工作量,本研究结合区域卷积神经网络、YOLO、单次多框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等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血细胞检测,并在实验中选择外周血细胞数据集,应用SSD模型和YOLO系列中的YOLOv5、YOLOX、YOLOv6、YOLOv7共5种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对比评估指标并讨论各网络模型的优劣势。结果 本研究搭建了精准度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的新模型,精准度可达99.3%,单张检测时间为10.3 ms,并且所占内存仅为71.2 MB,超过其他网络模型;本文的消融实验验证了新添加的全连接层模块与泛化模块的实用性。结论 该模型能够出色且准确地检测血细胞,且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同时模型较小,方便使用和维护。
  • 综述
    张慧, 刘君怡, 陶莉, 王海洋, 陈志, 吴爱东, 钱东, 徐榭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1): 143-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1.023
    放射疗法作为治疗皮肤病变的重要手段,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得益于多种新颖的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出现,放射疗法在瘢痕疙瘩和皮肤癌等良性病变和恶性皮肤肿瘤的长期临床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和完善。当前,电子线放疗、后装放疗、放射性β核素敷贴放疗和浅层X射线放疗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病变治疗领域。本文旨在系统性地介绍上述浅层放疗技术,分析其优劣及应用范围,梳理浅层放疗领域的新兴需求与挑战,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研究论著
    党玺芸, 汤智, 袁秦, 何晓帆, 柯军, 冯珊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2): 59-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31940
    目的 结合医疗器械机构设备的管理需要,开发一种移动端的设备管理系统。方法 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和云数据平台,结合二维码技术,设计一种应用于实验室检测机构,以扫码形式登记查询维护设备的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信息维护、使用登记与查询、转移与盘点等功能。并选取使用纸质登记的设备(对照组)及使用微信小程序登记的设备(研究组),比较2组的设备使用管理情况验证其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设备使用登记时间和设备记录查询汇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7.86±9.59)min vs.(3.58±0.88)min、(67.87±1.36)min vs.(2.28±0.87)min],设备登记缺陷率和盘点异常率均小于对照组(4.72% vs. 1.16%、1.03% vs. 0.14%),使用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系统的应用为检测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检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为其他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 综述
    王玢涵, 刘佳玉, 吴民民, 朱路文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3): 140-1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772
    中医康复学是结合我国国情和适应康复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出现,多领域交叉融合,智能化也在辅助中医康复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医康复与人工智能充分融合,促使中医领域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高度,本文从中医康复在评估与治疗2个角度探讨中医康复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以期为中医康复智能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前沿方向和理论帮助。
  • 设备维修
    王聪, 黄丹, 程琪琪
    中国医疗设备. 2025, 40(2): 173-1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0347
    目的 分析婴儿培养箱在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造成白屏现象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提高婴儿培养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通过电磁干扰三要素分析的方法,使用近场抗扰度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观察和分析电路反应,识别出静电干扰的敏感源和干扰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 测试发现,屏幕主板是敏感源,且存在多个耦合路径,组装后显示屏的抗干扰能力不能达到接触放电±6 kV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包括优化屏蔽盒结构、使用屏蔽线缆以及固定线缆的走线位置。经测试和应用观察,产品的ESD抗干扰能力可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了婴儿培养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地消除了ESD问题。结论 本研究可以为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借鉴,对于提高医用电子设备的ESD抗干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研究论著
    马继鹏, 赵玉娟, 周朋超, 宗冉, 蒋歆昶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1): 87-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33.2024.11.015
    目的 确定导致呼吸机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因素及其影响权重。方法 在山东省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提供的2018年12月至2023年12月的呼吸机及其相关不良事件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导致呼吸机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因素,再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不同因素指标的权重。结果 得出导致呼吸机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各级因素及权重值表,包括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除使用时间外,导致呼吸机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为产品质量(一级指标)、流量传感器故障(二级指标)、潮气量报警(三级指标);并在横向、纵向上分析了各级因素,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方案;另外,在流量传感器的精准性、性价比、功能性、稳定性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流量传感器造成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论 通过对导致呼吸机及其相关不良事件的因素权重的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在考虑发生率、对患者影响程度、故障解除及时性、处理费用的情况下不良事件各种导致因素的权重值,为呼吸机不良事件的挖掘提供一定的技术评价标准,为呼吸机厂家对各自产品的技术改进及医院呼吸机的维护提供指导依据,医院以此采取针对措施可降低呼吸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