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1a,2,刘光娣1a,2,刘逸文1b,2,唐荔1a,2
目的 通过比较三种穿刺技术在危重患者外周静脉置管中应用的效果,为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将呼
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7—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置管的9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穿刺方式分为三组(传统组
30例、超声组30例、近红外组30例),比较三组技术操作耗时(含刺入目标血管耗时、总穿刺耗时)、穿刺频次、首次穿
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近红外组的总穿刺耗时(182.80±32.17)s显著低于传统组
(437.57±158.96)s和超声(330.87±77.34)s(P<0.001),且超声组耗时又显著低于传统组;超声组和近红外组在穿刺
频次、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38、0.044、0.001)。传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
高于超声组和近红外组(P=0.024)。虽然三组的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超声组和近红外组的水肿发生率以及局部出血
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46、0.032)。结论 利用血管可视化技术引导危重患者外周静脉置管相较于传统静脉穿刺技
术,可以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和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显著延长外周静脉导管有效留置时间。对于血
管深度>6 mm的患者,更适合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