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定向推广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示范与应用的策略研究

多维度定向推广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示范与应用的策略研究

刘伟军1a,魏双林1a,李潇2,王凤1b,曹红儒3,刘健4,陈爱德5,张恩科1a

1. 陕西省人民医院 a. 医学装备部;b. 耗材试剂部,陕西 西安 710068;2. 宝鸡市中心医院 医学装备科,陕西 宝鸡 721008;3. 咸阳市中心医院 设备科,陕西 咸阳 712000;4. 延安市人民医院 设备科,陕西 延安 716000;5. 安康市中医医院 设备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 目的 探索研究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多维度定向示范与应用的策略。方法 首先对国产医疗设备在医疗机构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然后分析研究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配置应用的障碍因素,最后探索研究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示范应用的推广策略。结果 通过推行扶持政策、推进医企合作、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预算支出、实行医联体、成立区域诊疗中心、构建示范应用试点、搭建评价平台等策略改变基层医院中高端医疗设备进口占有率高而国产医疗设备占有率微乎其微的现状。结论 探索研究多维度定向推广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示范与应用的策略可以提升基层医院对国产设备的知信度,推动国产医疗设备创新与发展,促进实现国产医疗设备和我国医疗事业共生融合的新业态。

[关键词] 国产医疗设备;基层医院;示范应用;推广策略

引言

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很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以及医疗资源的配置等问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完善,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并向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已成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降低医疗卫生成本以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举措的相继出台,有助我国医疗设备创新发展和宏观规划[2]。在此背景下,多维度定向推广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示范与应用的策略研究迫在眉睫。

1 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配置现状

我们从2019 年8 月底开始,历时4 个月,对西北五省各级医院的国产医疗设备配置展开相关调查。此次共调查了74 家医院(三级医院14 家,二级医院35 家,一级医院25 家),二级和一级医院调查数量占总数81.08%。其中,陕西省作为重点调查省份,共调查了49 家医院,全部以实地走访形式进行调查;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调查了7 家、7 家、6 家和5 家医院,全部以电子邮件进行问卷调研并以电话回访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汇总后进行分析发现以下3 个问题。

1.1 国产医疗设备配置阶梯不合理

在调查中,自定义了医疗设备配置三个分类以方便后期数据的统计,包括:小型医疗设备(价值≤5 万的医疗设备)、中型医疗设备(5 万<价值≤40 万的医疗设备)和大型医疗设备(价值>40 万的医疗设备)。对74 家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配置进行国产化比例统计,见表1。

从表1 可知,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进口医疗设备几乎垄断了大、中型医疗设备市场,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市场。在常见的CT、MR 及X 光机等大型设备中,国产医疗设备分布极少,几乎为零,有待合理引导配置。在中型医疗设备(例如呼吸机、麻醉机、B 超、腔镜成像系统、生化免疫设备等)市场中,主要是以进口设备为主导,国产中型设备由于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性能优势配置较少,这一现状急需改变。在小型医疗设备市场中,国产医疗设备配置较为合理,并有趋于主流的趋势,但主要应用为监测和护理类业务,具有很强的可代替性,例如血压计、输液泵、监护仪、血糖仪等,属于常见通用设备,技术含量不高,极易被取代。

1.2 国产医疗设备缺少核心技术,国产医疗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相对西方强国发展较晚,以至于在品牌积淀和技术积淀上与进口医疗设备存在很大差距[3],尤其是高精尖的核心技术缺乏,多数还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对74 家129112 台国产设备进行了种类统计,在高精尖领域占有率只有0.51%,见表2。

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投入相对不足,其核心技术和一些关键部件需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还未得到彻底性改变,产品和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应用的实际需求,导致国产医疗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配置和使用更为普遍的DR 相对于其他较大型的医疗设备,其国产化品牌、产品以及成果都比较丰富,但其核心部件依然还是主要依赖进口,见表3。核心部件的非国产化是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瓶颈,也是国产医疗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表1 各级别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配置的国产化比例

小型医疗设备 中型医疗设备 大型医疗设备医疗机构总数/(台/套)进口/(台/套)国产/(台/套)国产比例/%总数/(台/套)进口/(台/套)国产/(台/套)国产比例/%总数/(台/套)进口/(台/套)国产/(台/套)国产比例/%三级医院(14 家) 104132 23294 80838 77.63 17835 16553 1282 7.19 4115 4001 114 2.78二级医院(35 家) 45421 5664 39757 87.53 7986 7070 916 11.47 1781 1 745 36 2.01一级医院(25 家) 6 425 443 5 982 93.11 1 111 927 184 16.52 185 182 3 1.75

表2 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配置国产化比例

医疗设备类别 国产医疗设备数量/(台/套)国产化比例/%监护监测类、灯床塔等手术室设备类、供应室及手术消毒类、护理类、基础类等 92586 71.71输(注)泵类、电刀超声刀等医用刀类、医用激光类、检验室设备类、基础麻醉类等 35862 27.78 CT/MRI/X 射线等超声影像类、直线加速器类、病理类、手术显微镜类、硬式内窥镜类等 632 0.49血管/造影机类、核医学类、呼吸机类、血液净化类、软式内窥镜类、麻醉机类等 32 0.02

1.3 国产医疗设备的服务评价体系不健全

医疗设备服务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国产设备应用受阻的主要问题之一[4],也是最需要改变的现状之一。由于国产医疗设备的服务评价体系不健全或者空白,导致售前、售中和售后相对分离,以致设备性能问题和临床应用问题的响应、处理不及时,相互推诿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基层医疗机构这一问题尤其明显。进口设备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服务评价平台,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如售后服务中,会有售后工程师团队和调研回访工程师,不但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临床所遇到的问题,还能将问题集中反馈到制造厂家进行产品升级。

我们对比较成熟的进口医疗设备服务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设置了4 个一级指标和12 个二级指标,并对每一级指标赋予了权重(表4)。评价尺度采用Likert 7 级量表,7 分表示非常好,1 分表示非常不好,中间值为不同程度的判断进行打分。邀请了35 位工程师分别对4 种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进行了评价,最终计算各个品牌的平均值(表5)。从表5 可知,进口品牌的评价分值要明显高于国产品牌,并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主要的原因在服务意识上、理念上、服务技术研发上的忽视,更缺少统一的售后服务评价标准进行指导。

表3 DR 核心部件市场布局

DR 核心部件 类型 生产厂家 使用厂家平板探测器(非晶硅)进口Varian 新黄浦、联影、东软、万东等Trixell 迈瑞东芝(佳能) TCL、深图等国产 华润万东 华润万东平板探测器(非晶硒) 进口 Hologic Hologi 自主产品或其他厂家高压发生器进口CPI CMP200 新黄浦、深图、TC 等EMD 安科、联影、新华等SEDECAL 贝斯达、迈璃等国产 华润万东 华润万东东软 东软X 线球管 进口Varian 新黄浦、联影、安科、中科美伦等西门子 迈璃、新华等东芝 万东、普郎等IAE 深图、开普等国产 杭州万东 安键、部分贴牌厂家

表4 医疗设备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权重)可靠性(0.4)产品稳定性(0.4)产品易用性(0.3)产品功能性(0.3)保障性(0.3)服务履行程度(0.4)技术支持程度(0.3)需求满足程度(0.3)响应性(0.2)服务及时性(0.4)沟通便利性(0.3)信息有效性(0.3)有形性(0.1)企业形象(0.3)员工形象(0.3)产品形象(0.4)

表5 不同医疗设备品牌得分情况(分)

类别 A B C D国产 2.7 2.6 3.1 2.3进口 5.6 5.9 5.8 5.4

2 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的障碍因素

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国产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视,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目的就是要构建国产医疗设备新产业体系,加快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促进国产医疗设备在市场份额的提升。通过横向比较,近几年国产医疗设备确实有长足的发展,市场份额总体在节节攀升。不但各省市较大的综合医院的国产医疗设备配置也在稳步上升,而且一些基层医院已经开始引进国产医疗设备。但纵向比较会发现,与发达国家的医疗设备产业及相关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市场份额占比的差距缩小也并不明显,甚至在一些领域产品中,其差距一直在加大。通过分析,主要问题和障碍因素有以下4 个方面。

2.1 基层医疗工作者对国产医疗装备信心不足

我国中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以GE、Philips、Toshiba、Siemens 四大医疗界巨头公司的为主。他们依靠着雄厚的资金和强有力的国际关系,打开国内市场,制约着国产设备的发展。相比之下国产医疗设备大多数还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功能和性能与之差距较大,主要停留在模仿研究阶段,其核心的技术和一些关键部件还需进口[5]。国产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种不足之处:① 产品技术可靠性较低,性能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② 产品质量稳定性较低,精密度不高不能确保效果的一致性;③ 产品应用迭代性较低,应用升级周期长,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④ 产品售后保障性[6]滞后,严重影响日常诊疗活动。

2.2 患者诊断治疗意向倾向于进口产品

近几年,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深入贯彻,百姓看病住院医保报销比例逐年增长,再加上百姓对健康的认知和意识的提高,以致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诊疗时,不顾病情轻重,执意追求高端的进口设备。还有一部分患者因医疗健康方面的知识匮乏,对设备功能和性能不了解,片面的认为进口设备较好[7],在检查治疗时首选进口设备。长期以往,国产设备将被忽视,其在医院设备的整体占有率将越来越少。

2.3 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

我国医疗设备行业起步晚,但不代表没有优秀的国产品牌和国产企业。但是,国内医疗设备的生产、经营、销售与售后企业分散程度很高,阶层繁多,权责不清,没有形成大的规模体系,品牌、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8],再加之企业的内涵建设不到位,某些方面好的技术、好的性能产品很难得到推广使用。

2.4 主管部门对国产医疗设备缺乏主动了解

大多数区、县二级医院在新购设备时,只需科主任给院长汇报,就能立项购买,为避免性能比较和日后责任,一般都首选进口产品。院领导只依据临床科室的意见,没有对其品牌、型号、功能应用进行深入考察而盲目采购。

一级医疗机构设备采购完全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主导,采购往往偏离实际临床需求[9]。由于对国内同行业医疗设备发展与应用不够了解,怕承担风险,逃避对产品一站式服务到底的责任,采购设备时千篇一律,全部按进口设备采购,并且功能针对性不强;且一级医疗机构对国产设备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这种主观臆断也影响着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的配置使用。

3 国产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推广与应用策略

医疗改革的执行,健康中国的提出和政策环境的形成都为医疗设备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基层医院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主体,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如何能与基层医院进行有效的融合,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探索研究持续发展和推广国产医疗设备的长效机制,主要有以下7 个方面。

3.1 推行扶持政策,抓取发展机遇

纵观近十多年,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国家自上而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项支持创新国产医疗设备政策密集出台,引发了制造业、工业、科研界、医疗界、产业及网络信息流通领域等的广泛重视,创新医疗设备应用与推广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扶持[10]。依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以及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全面贯彻落实以临床及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技术突破为契机,以重大产品研发为重点,以示范推广为枢纽[11],着力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产医疗设备飞跃式发展。

3.2 推进医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医成果产出

实行医企合作,推进临床科研的发展,加强基层医院与企业“产学研医”合作[12]。科研的进步往往为设备改进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技术的创新离不开科研的成果。一些医疗机构鼓励国产医疗企业加入临床科室的科研项目,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技术的支持;医疗机构负责临床数据的采集、分析对比,最终得出结论,然后对功能、性能、可用性、可靠性、临床应用效果、经济性等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估,得出客观性评价结果,促进国产设备的改进与创新,医企合作最终产出成果。

3.3 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国产设备市场份额的提高

引导小病去小医院,大病才去大医院。基层医院患者量的增加自然而然的有助于设备的更新与购置[13]。由于基层医院资金匮乏,没必要购买高精尖大型的进口设备仪器,这样为价格低廉的国产设备带来商机,因此选择采购中低端国产设备的基层医院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可有效保障全民健康数据信息安全。病例属于国家二级档案,未经许可不能轻易泄露。为了防止进口设备暗藏玄机,私自获取病人信息,加快国产医疗设备进医院势在必行。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3.4 加强预算支出,确保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政策,自身几乎没有能力购置设备。大多数医疗设备的采购,一般都在主管卫生的政府部门进行,由政府统一采购,再分发给所管辖的基层卫生机构[14]

主管政府部门审批区、县医院采购立项时,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并优先考虑国产设备,鼓励积极使用国产先进医疗设备,有助于提高其在基层医院的影响力。对于需要更新换代、引进新设备的情况,应采购性价比高的国产医疗设备,使国产设备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有助于国产医疗设备蓬勃发展,提升国产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3.5 成立区域诊疗中心,提高国产设备服务能力

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的创新与示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技术、质量、性能和疗效等问题,这些数据信息对于医疗设备的优化与改进具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些数据信息需要临床平台自下而上的反馈和收集,区域性影像诊断中心[15]的成立(以一个发展区为单位,或者以相邻的县为单位),不但可以共享数据资源解决数据信息反馈的问题,还能缓解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影像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16]

3.6 构建应用与示范试点,引领国产设备的应用发展

首先,依规投放先进的国产医疗设备,形成应用试点,以此开展技术分析、性能评估、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促使国产医疗设备的改进与应用,形成闭环的生态系统;然后,组建国产先进医疗设备全国示范点,建立国产医疗设备的示范科室与示范医院[17],邀请行业人员参观学习,并进行推广。随着应用与示范试点的深入开展,逐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保证临床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实现全国范围内国产医疗设备共享共建,引领国产医疗设备的应用发展。

3.7 搭建服务评价平台,推进国产设备信息化服务

国产医疗设备能否很好地应用于临床,除了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外,还需要建立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评价平台,特别是产品的售后服务评价[18]。以政府为主导,以医疗机构和设备厂商为抓手,借助信息化工具搭建产品与企业的服务评价平台[19],推进国产医疗设备信息共享,实现线上线下的服务评价数据的统一,有利于产品在使用中的问题能实时反映并快速解决,推动国产医疗装备服务规范化发展。

国产医疗设备服务评价平台的建立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把服务参考标尺,引导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进行选型;对医疗设备企业和厂商来说,是一把服务改进标尺,引导服务厂商改进设备服务要求,提升设备服务水平和完善设备服务体系。服务评价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医企联动,建立互依互存良性的生态圈,不仅推进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更有助于国民医疗行业的发展。

4 结论

随着国家医改的不断完善,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健康需求将不断增加,未来医疗机构的设备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20]。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未来,国产医疗设备推向各级医疗机构,甚至是推向国际化市场,需要我们不断攻坚创新,不断追赶超越。实现国产医疗设备和我国医疗事业共生融合新业态将是我们现阶段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 孙小杰.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2] 李莹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崛起之路[J].科技与金融,2018,(10):29-35.

[3] 戚仕涛,费桂元,魏月梅,等.国产医疗设备国际化发展之路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2):174-176.

[4] 廖道峰.国产医疗设备发展与应用现状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9,32(4):48-49.

[5] 礼彦侠,张蕊,崔荣敏,等.辽宁省城乡二三级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国产品牌配置现状调查[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0):6-8.

[6] 王伟伟.基层医疗机构常用医疗设备配置、使用与需求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28-30.

[7] 黄洁,陈越新,张英,等.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318-4319.

[8] 俞凯君,龚瑞怡,孙龙杰.互联网+视角下的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J].软件,2019,40(9):45-49.

[9] 刘伟军,潘伟,张恩科,等.保障医院在用大型医疗装备有效运行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1):116-120.

[10] 逯东,池毅.《中国制造2025》与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9,(5):77-88.

[11] 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J].中国药房,2016,27(29):4077.

[12] 徐燕.国产医疗设备的评价要点[J].医疗装备,2019,32(6):74-75.

[13] 王国利.创新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6):62-63.

[14] 魏菡,张玥婷,张海军.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组织形式及流程规范化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25):174-176.

[1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7):10.

[16] 罗少发.数字化放射摄影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54-5956.

[17] 黄洁,陈越新,张英,等.跨界“碰撞”为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助力[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4):558-559.

[18] 王哲,王爱平,崔瞳,等.国产医疗器械配置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2):128-131.

[19] 汪黎君,李斌,郑蕴欣,等.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调查技术与统计方法的讨论[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7):105-106.

[20] 刘伟军,刘沁峰,潘伟,等.医学装备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7):107-110.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Multi-Dimensional Directional Promotion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Demon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 Primary Hospitals

LIU Weijun1a, WEI Shuanglin1a, LI Xiao2, WANG Feng1b, CAO Hongru3, LIU Jian4, CHEN Aide5, ZHANG Enke1a
1. a. Depart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b. Department of Consumables and Reagents,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Xi’an Shaanxi 710068,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Baoji Central Hospital, Baoji Shaanxi 721008, China;3.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X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China;4.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Yan’an People’s Hospital, Yan’an Shaanxi 716000, China;5.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Ank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kang Shaanxi 7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multi-dimensional directional demon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in primary hospitals. Methods Firstly, the allocation status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n, the obstacle factors of domestic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in primary hospitals were explored. Results The status quo that the import share of high-end medical equipment in primary hospitals was high while the share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was negligible could be changed by multiple strategie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d implementing supportive policies, promoting cooperation between hospitals and enterprises, quick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strengthening budget expenditure, implementing medical consortium, setting up reg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enters, building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pilot projects, and building evaluation platforms. Conclusion Exploring and studying the strategy of multi-dimensional directional promotion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demon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could improve the knowledge and reliability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in primary hospitals,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w business form of symbiosis and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and China's medical cause.

Key words: domestic medical equipment; primary hospital;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promotion strategy

收稿日期:2020-04-27

基金项目: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17KCT-36);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KRM136);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19KRM115);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14613YX001SF043(7)]。

通信作者:张恩科,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装备、耗材试剂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医疗经济效益分析、医用装备。

通信作者邮箱:zhangenke@163.com

[中图分类号] R197.324;TH771+.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0.09.031

[文章编号] 1674-1633(2020)09-0135-05

本文编辑 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