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电子健康卡在大型三甲医院的应用实践

严谨1,冯嵩2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8;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络信息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8

[摘 要] 目的 为解决百姓跨院看病需多次建档开卡、电子病历及健康档案不统一等问题,需要实施电子健康卡。方法 将我院微信服务号入驻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获取相关建卡、发卡及用卡能力接口,快速实现电子健康卡的实名申领以及使用;改造院内HIS程序和加装扫码设备,支持电子健康卡的读取和建档。结果 窗口和自助设备排队办理诊疗卡人数逐渐减少,患者随时随地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就能申领电子健康卡。结论 居民电子健康卡在我院的成功实践不仅可以方便患者就诊,而且为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在全省的普及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互联互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电子健康卡;HIS改造

引言

居民健康卡[1]是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35212”工程框架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2-3]。自2012年推广实施以来,在推动跨机构跨区域诊疗服务一卡通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新业态和新趋势,原有的居民健康卡已不足以满足居民通过智能终端便捷接收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要。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居民医疗健康的实际需求,2017年国家卫健委启动了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工作,提出基于健康二维码的电子健康卡是居民健康卡的线上应用新形态。作为湖南省第一批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机构,我院在湖南省卫健委的协调组织下,与腾讯公司积极展开电子健康卡应用技术对接工作,通过设备改造升级和院内信息系统改造优化,于2019年5月上线并实现了电子健康卡在院内的全流程应用,进一步优化我院诊疗服务流程,深化信息便民惠民应用。

1 居民电子健康卡建设

1.1 电子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卡片的设计和制作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4-7],其中唐凯等[8]设计了一种基于HCE+NFC技术的电子健康卡应用方案,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具有NFC的移动终端上安装APP,然后再注册并应用。而电子健康卡是一个二维码[9],是以腾讯公司微信平台为基础进行卡注册和卡应用的电子载体,患者只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关注院方微信公众号即可。

我院在开展居民电子健康卡相关业务前,首先需要接入湖南省卫健委卡管平台。电子健康卡管平台接入实施方案主要分为开放平台入驻与使用和医院微信公众号开发上线,这部分工作主要由院方微信公众号开发商参考开发者文档独立完成,见图1。

图1 电子健康卡管平台接入流程

1.2 院内信息系统改造

院内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改造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各医疗业务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 临床检验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 临床检查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等都是从HIS数据库中读取患者基本信息,不需要各医疗业务系统都和省卡管平台做对接。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注册电子健康卡,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和民族等信息或者上传本人的身份证件,经过微信的公安库核验无误后即产生患者的电子健康二维码,最后由HIS接口统一写入到院方数据库中。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整体架构流程简图

1.2.1 院内HIS改造

院内HIS改造涉及的程序包括门诊一卡通程序、门诊挂号程序、门诊收费程序、药房管理程序和住院登记程序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在HIS数据库中新增两张表:PAT_CARD_BASE和PAT_CARD_BASE_OPER_LOG,第一张表用于存储患者电子健康卡数据,第二张表用于存储电子健康卡的日志信息。通过建立这两张表,一方面用于存储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其他方式注册的有效电子健康卡数据,实现患者电子健康卡ID和院内患者主索引信息的映射关系;另一方面还能记录患者使用电子健康卡的就诊日志。院内HIS改造方案思路具体如下:① 窗口加装扫码设备;② HIS程序主界面无论是卡号输入框,还是ID号输入框,都支持扫电子健康卡二维码查询并确认患者主索引信息;③ 扫描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后,如果未识别到患者信息,则调用省卡管平台健康卡接口,做患者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在院内HIS中创建患者主索引记录,并绑定该患者的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如果已识别到患者信息,则继续预约挂号缴费退费等窗口业务;④ 门诊一卡通程序新增电子健康卡二维码标签打印功能;⑤ 使用电子健康卡就诊时,向电子健康卡使用记录表插入就诊日志记录。

1.2.2 临床应用系统改造

临床应用系统的改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需要扫描健康卡二维码并从HIS中获取患者主索引信息,同时向电子健康卡使用记录表插入就诊日志记录即可。

1.3 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应用

目前,我院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应用[10-11]在本院体现为以下几点:

(1)电子健康卡注册。患者可以关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微信公众号,点击“信息查询”或者下载掌上湘雅APP,完成个人或者家属的电子健康卡账号的注册,见图3。

图3 电子健康卡注册

注:a. 微信公众号;b. 信息查询;c. 二维码。

(2)健康卡预约、挂号和缴费。患者持移动智能终端出示本人或者家属的电子健康码时,在自助机上办理业务之前,自助系统首先查询院内电子健康卡表,如果未找到患者信息,则会根据患者电子健康码去湖南省健康卡卡管平台验证患者信息;验证通过后,则在院内创建患者主索引信息,再用院内ID调用就医业务。如果在院内电子健康卡表已经找到患者信息,则直接获取患者主索引信息,进行后续就医业务。自助机电子健康卡应用如图4所示。

图4 自助机电子健康卡应用

注:a. 扫描健康二维码;b. 识别患者;c. 选择挂号医生;d. 扫码支付挂号。

(3)检验检查结果打印。患者做完检验后,医护人员将结果录入到系统中。患者在自助打印工作站展示电子健康码,自助系统扫描二维码并识别患者信息后,将连接医院LIS和PACS获取患者的检验检查结果,并将可以打印的化验单和检查结果报告显示在屏幕上,由患者确认是否打印(图5)。

图5 检验检查结果打印

注:a.扫描健康二维码,识别患者;b. 选择并打印检查结果;c. 打印完成,取走检查报告。

2 居民电子健康卡的意义

相比之前的居民健康卡[12-13]实体发卡,无论是发卡流程,还是发卡数量,电子健康卡体现出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1)方便患者。电子健康卡办理无须患者本人到窗口排队办卡,而且在线注册申领方便快捷,注册零成本。我院电子健康卡于2019年5月1日正式上线,随着电子健康卡的普及和应用,每月窗口排队办理实体诊疗卡的人数呈逐渐递减的趋势,有效分流了窗口排队人数,减轻了门诊窗口的压力,见图6。

图6 办卡数量对比

(2)方便诊疗机构。首先,基于身份证为唯一索引的电子健康卡,可以实现患者管理的唯一性;其次,电子健康卡的注册使用了微信征信与身份有效性验证的功能,确保患者数据的真实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了实名制就诊,有效遏制“黄牛党”倒号现象;最后,电子健康卡能保证患者信息的连续性,减少重复办理实体就诊卡带来的数据冗余,为医院大数据应用建设提供支撑[14]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详细介绍了居民电子健康卡在我院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包括和省卡管平台的对接,院内信息系统的改造等,最后分析了居民电子健康卡的优势。尽管电子健康卡应用已在我院成功上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患者在院内有多个账户信息,在注册电子健康卡的过程中,系统无法判断绑定患者哪一个账户,从而导致患者电子健康卡注册失败。针对这类问题,目前我院采取的措施是告知患者,来院进行账户注销,保留一个有效的账户后正常注册电子健康卡信息。

下一步我院将积极探索电子健康卡、社保卡、医保卡、市民卡、电子银行账户、商保账户等“多卡合一”的协同整合应用新模式。促进电子健康卡与医疗保障[15]、药品流通、金融支付等其他公共服务卡的整合应用,积极探索电子健康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16]的应用,或许能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措施。

[参考文献]

[1] 孟群,胡建平,郝惠英.居民健康卡体系架构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3):191-2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Z].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Z].2011.

[4] 王存库,郝惠英,潘晓平,等.卫生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思路及居民健康卡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5):67-69.

[5] 徐飞龙,陈敏.居民健康卡医疗机构应用及建设探讨[J].中国医药管理,2013,33(6):31-32.

[6] 马丽明,苏晞,江志村,等.居民健康卡规范应用情况浅析[J].现代化纵论,2013,13(2):1-4.

[7] 于志华,陈文,郑子荣.四川省居民健康卡推进实施策略探讨[J].健康卡研究与应用,2015,12(2):225-227.

[8] 唐凯,杨雪蓉.基于HCE技术的电子健康卡应用方案探讨与实践[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3):340-344.

[9] 张学高,周恭伟,汤学军.电子健康卡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3):237-241.

[10] 张晓祥,汪火明,李金,等.居民健康卡医院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3):209-212.

[11] 邵尉,李春涛.基于居民健康卡的门诊流程优化与经济社会效益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5):511-514.

[12] 王唯乔,刘振宇.基层医院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9):278-280.

[13] 周毅.浅析居民健康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3):250-253.

[14] 叶荔姗,徐秋实,姚毅虹,等.区域电子健康卡建设规划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0(5):22-27.

[15] 杨燕绥,刘懿.全面医疗保障与社会治理:新中国成立70年的探索[J].行政管理改革,2019,(8):4-12.

[16] 欧铁,王冬,宋雄.公立医院应用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控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1):63-65.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Resident Electronic Health Card in Large Third-Class A Hospital

YAN Jin1, FENG Song2
1.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ospital Manage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8, China; 2.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common people need to file and open cards many times, and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nd health records are not unified, the electronic health cards should be implemented. Methods The Wechat Service Number of our hospital was settled in the Wechat e-health card open platform to obtain the relevant ability interfaces for card creation, card issuing and card use, so as to quickly realize the real name application and use of the e-health card; HIS program in the hospital was modified and scanning equipment was added to support the reading and filing of electronic health card. Results The number of windows and self-service equipment queuing for medical cards was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patients could apply for electronic health cards anytime and anywhere through the hospital Wechat Public Number. Conclusion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resident e-health card in our hospital not only facilitates the patients’ treatment, but also plays a good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ce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sident e-health card in the whole province.

Key words: interconnection;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health card; HIS transformation

收稿日期:2019-09-30

作者邮箱:csust_yanjin@163.com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0.07.025

[文章编号]1674-1633(2020)07-0099-03

本文编辑 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