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医疗机构七类常用影像设备利用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辽宁省医疗机构七类常用影像设备利用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马祥1,张蕊1,李爽1,刘运泳2,胡希3,潘国伟4,刘莉1

1.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辽宁 沈阳 110005;2. 辽宁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042;3.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科教科,辽宁 沈阳 110031;4. 中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全民健康研究室,辽宁 沈阳 110122

[摘 要]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医疗机构7种常用影像设备利用水平的描述和相关因素的分析,为当地医疗设备的科学配置和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各级医院7种常用设备的数量、品牌、年检查人次数、医疗机构诊疗量、收入支出等信息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相关设备417台,最终348台纳入分析(83.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设备年检查人次数差距较大,呈现三级、二级、一级依次递减的趋势。91.7%的CT机在三级医疗机构存在利用严重过度的现象;二级医疗机构的CT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现象并存(5.6%利用不足,27.8%利用过度),33.3%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在二级医疗机构有利用过度的情况。数据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超声等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首诊人次数、年医疗业务总收入、年设备诊疗收入、年设备维修费支出呈显著正相关。DR、超声设备进口品牌的年检查人次数显著高于国产品牌(P<0.001)。不同购置年代的设备年检查人次数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呈现三级、二级、一级依次递减的趋势。大型影像设备在三级医疗机构以利用过度为主,在二级医疗机构利用过度与不足现象并存。应结合当地医疗机构的诊疗量、收入支出等情况科学配置与管理医疗设备。

[关键词]影像设备;利用水平;设备配置;年检查人次数;相关因素

引言

医疗设备合理、高效的利用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1]。目前一些关于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大型设备利用水平的评价结果提示存在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并存的现象[2-3]。通过对医疗设备利用水平的分析可以判断目前设备的使用状况,指导医疗设备优化配置,而对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可以指导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科学有效的进行医疗设备配置规划[4-5]。医学影像设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设备,与CT、MRI不同,超声、数据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等属于中型医疗设备,但目前鲜有关于这些影像设备利用水平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医疗机构7种常用影像设备利用水平的描述和相关因素的分析,为当地医疗设备的科学配置和管理提供客观依据,对推进常见影像设备的配置和利用有一定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辽宁省试点专项9个示范区/县辖区内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66家为调查对象,包括7家三级医疗机构、26家二级医疗机构、133家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间,利用自制调查表对各级医院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与当地重大疾病诊疗相关的13种常用设备的数量、品牌,每台设备调查2016至2017年平均年检查人次数、运行情况、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年门急诊人次数、年首诊人次数、年医疗业务总收入、年设备诊疗收入、年设备维修费支出等信息,由主管设备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填写。研究选取其中7种影像设备进行分析,包括DR、CT、超声、钼靶、MRI、胃肠镜、阴道镜。

1.3 质量控制

对各示范区调查负责人进行统一培训,负责对调查机构的问卷发放、培训、回收、审核和一级质控,对信息不全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缺漏项的补填。项目组进行二次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专家建议CT和MRI合理年检查人次分别为9200人次和5198人次,将小于等于专家建议值的1/5定义为“利用不足”,大于等于专家建议值的1.5倍定义为“利用过度”[2,6]。根据2010年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规定[7],超声、DR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折旧年限为6年,以此作为设备购置年份的分组标准。定性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利用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对两组或多组定量资料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相关因素直接的关系,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66家调查医疗机构中获得有效问卷共140家(84.3%),其中配有所调查7类影像设备的91家医疗机构纳入本次研究,包括5家三级医疗机构、18家二级医疗机构、68家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除去运行情况为“报废或待报废”者,共调查相关设备417台,剔除信息不全者69台,问卷有效率为83.5%。其中DR 45台,CT 31台,超声176台,钼靶4台,MRI 13台,胃肠道62台,阴道镜17台,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7类常用影像设备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数量和构成情况

设备种类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 合计占比/%数量/台占比/%数量/台占比/%数量/台占比/%数量/台DR 9 20.0 16 35.6 20 44.4 45 100%CT 12 38.7 18 58.1 1 3.2 31 100%超声 60 34.1 35 19.9 81 46.0 176 100%钼靶 3 75.0 1 25.0 0 0.0 4 100%MRI 7 53.8 6 46.2 0 0.0 13 100%胃肠镜 38 61.3 22 35.5 2 3.2 62 100%阴道镜 7 41.2 7 41.2 3 17.6 17 100%

2.2 不同设备的年检查人次数

各级医疗机构的7类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如表2所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设备年检查人次数差距较大。经检验,三级和二级医疗机构DR、CT、超声、胃肠镜的年检查人次数均高于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DR、CT、MRI、胃肠镜的年检查人次数高于二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的CT平均年检查人次数只有三级医疗机构的46%,一级医疗机构只有13%。未发现钼靶和阴道镜年检查次数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7类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人次)

设备种类四分位数间距三级医疗机构 二级医疗机构 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 P值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中位数D R 2 2 5 9 6 (1 2 0 0 0,5 1 5 0 0)1 0 3 8 0(2 8 2 8,1 4 7 7 0)1 4 0 0(3 1 8,2 6 5 8)<0.0 0 1 C T 2 1 5 0 0 (1 9 4 2 5,2 4 5 5 3)1 0 0 0 0(3 5 0 0,1 5 0 0 0)2 7 5 5-0.0 0 8超声 7 0 0 0 (6 9 3 0,1 1 4 2 5)7 1 1 0(4 5 0 0,1 0 9 5 0)1 1 0 0(4 3 9,2 2 5 4)<0.0 0 1钼靶 7 8 0 - 8 5 8 - - - 0.6 5 5 M R I 6 7 8 0 (5 0 4 6,7 2 0 0)2 8 9 4(7 7 4,4 5 0 4)--0.0 0 3胃肠镜8 8 0(8 5 0,1 0 0 0)5 0 0(1 1 2,1 2 8 7)2 7 0-0.0 1 4阴道镜1 0 0 0(3 0 0,1 0 0 0)3 6 0(4 8,8 0 0)7 0-0.0 6 1

2.3 大型设备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情况

如表3所示,91.7%的CT在三级医疗机构存在利用过度的现象,27.8%的CT在二级医疗机构存在利用过度的现象,5.6%的CT在二级医疗机构存在利用不足的现象。33.3%的MRI在二级医疗机构有利用过度的情况。

表3 大型影像设备利用过度和利用不足在各级医疗机构分布情况

设备种类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数量/台 占比/% 数量/台 占比/% 数量/台 占比/%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CT 利用过度 11 91.7 5 27.8 0 -利用不足 0 - 1 5.6 0 -MRI利用过度 0 - 2 33.3 - -利用不足 0 - 0 - - -

2.4 不同品牌的设备年检查人次数

不同品牌的7类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如表4所示。经检验,DR、超声设备进口品牌的年检查人次数显著高于国产品牌(P<0.001),CT、钼靶、MRI和阴道镜在不同品牌中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2.5 不同购置时间的设备年检查人次数

不同购置时间的7类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如表5所示。经检验,和2013至2018年购置的设备相比,2012年及以前购置的DR、CT、超声、钼靶、MRI、胃肠镜和阴道镜的年检查人次数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

2.6 各类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医疗机构诊疗量之间的关系

如表6所示,DR、超声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首诊人次数呈显著正相关;CT、MRI与服务人口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呈显著正相关,钼靶、阴道镜与服务人口数呈正相关。

表4 不同品牌的7类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人次)

设备种类国产 进口四分位数间距DR 23 1524 (619,数量/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数量/台中位数P值2775)2211834(5405,22074)<0.001 CT 9 10000(3512,16000)2220250(4275,25042)0.061超声 60 1000 (305,2763)1156930(3139,9700)<0.001钼靶 2 1179 - 2 420 - 0.121 MRI 2 5640 - 10 4570 (2266,6885) 0.747胃肠镜 0 - - 62 850 (407,910) -阴道镜 12 349 (103,875) 2 374 - 0.715

表5 不同购置时间的7类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人次)

设备种类≤2012年 2013至2018年/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数量 数量P值/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DR 12 8100 (3300,20250)322735(1100,11917)0.063 CT 14 15557 (4175,23323)1518000(4269,22000)0.983超声 72 3625 (856,7000)996500(1300,8800)0.073钼靶 2 420 - 2 1179 - 0.121 MRI 3 5046 - 10 4570 (2997,6780) 0.865胃肠镜 16 600 (271,1000)43880(700,880)0.172阴道镜 10 580 (156,1000)7370(70,1000)0.883

表6 各类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医疗机构诊疗量之间的相关性

注:*表示P<0.05。

设备种类 服务人口数年首诊人次数DR 0.684* 0.649* 0.439* 0.567*CT 0.563* 0.391* 0.253 0.296超声 0.447* 0.360* 0.413* 0.192*钼靶 1.000* 0.391 0.635 0.554 MRI 0.863* 0.746* 0.543 0.637胃肠镜 0.216 0.051 0.001 0.015阴道镜 0.533* 0.424 0.371 0.478实际开放床位数年门急诊人次数

2.7 各类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医疗机构收支水平之间的关系

如表7所示,DR、超声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年医疗业务总收入、年设备诊疗收入、年设备维修费支出呈显著正相关,CT和胃肠镜与医疗业务总收入呈显著正相关。

3 讨论

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医疗设备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还能减轻医院的运营成本。医疗设备的年检查人次数是衡量该设备利用水平及服务量的重要指标[1,8]。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9个示范区/县各级医疗机构常见的7种影像设备年检查人次数的描述与相关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医疗设备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并存现象,尽管这一问题很早就被相关研究所提出[1-2,4],但由于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与群众卫生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尚未缓解,这一现象仍然存在。

表7 各类设备年检查人次数与医疗机构收支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注:*表示P<0.05。

设备种类年设备维修费支出DR 0.818* 0.500* 0.312*CT 0.676* 0.316 0.136超声 0.627* 0.439* 0.337*钼靶 -0.085 -0.558 -0.275 MRI 0.32 0.232 0.311胃肠镜 0.512* 0.2 0.046阴道镜 -0.225 -0.016 -0.372年医疗业务总收入年设备诊疗收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级医疗机构90%的CT机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二级医疗机构的CT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并存,MRI在二级医疗机构利用过度。个别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虽配有CT机,但利用率低下,平均年检查人次数不足3000人次,远低于专家推荐的CT年检测量9200人次[2]。通过对北京、四川地区大型医疗设备利用水平的调查发现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CT机存在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并存现象,一级医疗机构存在利用不足现象[2,4,9];南宁的一项相关研究也发现CT、MRI等乙类大型设备在二级以上医院利用过度,配置不合理[1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常见影像设备利用水平均呈现三级、二级、一级逐级递减的趋势,二级、一级医疗机构的CT平均年检查人次数不到三级医疗机构的一半和1/5,与一项在全国629家医院开展的大型医疗设备利用水平调查结果一致[11]。证实一级和部分二级医疗机构无法与三级医院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在利用医疗设备进行诊疗的疾病方面没有足够的病源,设备利用率明显低下,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中,也体现在超声等中型医疗设备中[12]。公众的医疗需求表现在对于三级医院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其他医院,导致三级医院病人过多,对于医务人员还是医疗设备都面临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应看到各类影像设备在三级医疗机构拥有较大的投放空间。针对区域性设备利用水平不足与过度并存的现象,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设备的配置规划方案,一方面可以尝试建立地区性影像诊断和治疗中心,打破设备一家独有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设备利用过度的医院可以考虑与利用不足的医院合作建立医用设备共享机制,科学管理以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在分析医疗设备利用水平与医院诊疗量的相关性时发现年检查人次数较高的影像设备(如DR、CT、超声等)利用水平与医院的服务人口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和年首诊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北京地区的调查也发现CT、MRI的年检查人次数与门急诊量呈正相关[2]。医疗设备的配置、调控、新增不仅要考虑人口分布、地理位置,还要考虑医院的病患生源、硬件配置、收治容量等诸多因素[5]。一些研究提供了几种大型设备配置的模型[6,13],另外的一些研究还建立了一些大型设备投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11,14]。评估设备配置合理性时,医院的诊疗量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13],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医疗设备的绩效评估既要考虑获得的收益又要考虑付出的成本,设备的维保费是固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研究结果显示DR、超声设备年检查量越高,医疗业务总收入和设备诊疗收入越高,而设备维修支出亦越高,提示这些利用水平较高的影像设备对医院的收入和支出影响较大,因此涉及医院运营成本和绩效等问题时应考虑到影像设备的影响。CT等大型设备的维修费用较高,在本研究中未发现与其设备支出的相关性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得以验证。

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不同品牌和不同购置时间设备年检查量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DR、超声、CT等一些常见的医疗影像设备其国产品牌利用水平远低于进口品牌。一项关于便携式彩超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口品牌年检查人次数、年均开机天数均高于国产品牌[1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国产设备主要集中在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国产设备的性能、认可度等原因导致利用率较低,希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购置时间方面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是已超过推荐的影像设备折旧年限(6年)[7],医院仍和新购置设备一样对老旧设备进行无差别使用,两者的年利用水平相当,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目前医疗设备的使用方面存在大量老旧的情况[16-17]

[参考文献]

[1]李平.基于投资决策视角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指标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尹德卢,陈博文,郝美华,等.2005年北京市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J].中国医学装备,2007,4(7):12-15.

[3]刘佳琦.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管理的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4]张军,关兵,周丹.大型医用设备利用效率及配置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7):67-69.

[5]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05-03-25)[2020-03-15].http://www.nhc.gov.cn/bgt/pw10506/2005 12/3995d23be24d462f9a942ddfe9ab46f6.shtml.

[6]吴博生,陈英耀,耿劲松,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配置许可证制度的政策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25-27.

[7]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8]何达.我国CT和MRI配置与利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9]魏涵,谭玲,杨练,等.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9,33(8):49-53.

[10]杨兰,王前强.南宁市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现况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6,30(11):46-49.

[11]郭佳凯,郑黎强,岳阳阳,等.中国大陆二、三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2):127-130.

[12]周涛.某地区医疗机构超声设备配置与利用现况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3]徐清,徐洁.一种公立医院投资大型医疗设备的估测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7):86-87.

[14]霍洪波,何必仕,吴斌,等.基于数据仓库的医疗设备绩效统计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9):27-30.

[15]吴建,王艳清,陈东明,等.便携式彩超在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与利用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11):58-60.

[16]徐云龙.基层医疗机构常用医疗设备配置、使用与需求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7]崔国仁.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现状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4):148-149.

Analysis on the Utiliz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even Types of Common Imaging Devic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MA Xiang1, ZHANG Rui1, LI Shuang1, LIU Yunyong2, HU Xi3, PAN Guowei4, LIU Li1

1. Institut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iaoni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yang Liaoning 110005, China; 2. Liaoning Provincial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fice,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Shenyang Liaoning 110042, China; 3.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Liaon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Family Planning, Shenyang Liaoning 110031, China; 4. Research Center for Universal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utilizations of 7 types common imaging equipment and analyze its related factors in 9 demonstration area/county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objective evidence for the scientific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cal medical equipment. Methods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n the quantity,brand, annual inspections, medical institutions’ treatment and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7 types of commonly used equipment at all levels of hospitals, and compare and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417 related equipm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finally 348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83.5%).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he number of annual inspections of equipment in different level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wing a successively downward trend of tertiary, secondary and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91.7% of CT machines were severely overutilized in terti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CT underutilization and overutilization coexisted in second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27.8% overutilized and 5.6% underutilized), and 33.3%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as overutilized in second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 number of annual inspections of digital radiography (DR), ultrasound equipment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people served by medical institutions, the actual number of open beds,the annual number of emergency outpatients, the number of first consultations, the total annual medical service income, the annual equipm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come, and the annu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expenditure expenses. The number of annual inspections of imported brands of DR and ultrasound equip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mestic brands (P<0.001).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annual inspections of equipment in different purchase years.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annual inspections of imaging equipmen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ws a downward trend in the order of tertiary, secondary and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Large-scale imaging equipment is mainly overutilized in terti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while overutilization and underutilization coexist in second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Medical equipment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configured and mana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 medical institu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mount income and expenditure.

Key words: imaging device; utilization level; device configuration; equipment allocation; annual inspections; related factors

收稿日期:2020-07-2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114201);辽宁省各级医疗机构创新诊疗装备配置意愿调查研究(20180550305)。

通信作者:刘莉,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通信作者邮箱:liulilncdc@163.com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20.12.032

[文章编号]1674-1633(2020)12-0129-04

本文编辑 王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