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设备内部温度异常解决方案的探讨

俞锴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 设备科,浙江 宁波 315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8D方法在解决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8D方法,即D1建立质量改进小组、D2问题的描述、D3实施临时措施、D4确定根本原因、D5制定改善计划、D6实施永久性措施、D7预防再发生、D8总结归纳与小组祝贺,实施对超声设备的管理改进,评价活动前后低超声设备前后端故障以及温度故障情况。结果 实施8D活动后,超声设备前后端故障概率以及温度故障概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应用8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问题。

[关键词] 8D方法;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前后端故障

引言

从20世纪40年代超声诊断开始应用于医疗诊断以来,因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对软组织分辨良好、检查价格低廉、对病人无损伤等优点,超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诊断。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时,超生设备常因内部温度过高引发故障,对临床医疗诊断造成不利影响[1]

团队导向问题解决(8 Disciplines,8D)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方法[2]。8D方法将质量改进活动分为8个阶段,分别为D1建立质量改进小组、D2问题的描述、D3实施临时措施、D4确定根本原因、D5制定改善计划、D6实施永久性措施、D7预防再发生、D8总结归纳与小组祝贺。随着8D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逐步被运用于医疗设备领域。基于此,我院设备科应用8D 方法解决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现有超声设备26台,主要用于门急诊常规检查、体检、各种穿刺引导、心血管造影等,日平均检查882人次。超声设备主要由发射接收超声信号的超声换能器、数据采集系统即前端,显示处理图像系统即后端,控制面板、显示器及外围设备等6部分组成,其中前端和后端是超声主机的核心,也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3-4]。设备科对2015~2017年超声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共计208台/次,其中前后端故障127台/次。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是导致前后端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共有102台/次,占总故障的49%,占前后端故障的80.3%。根据帕累托法则[5-6],解决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问题是提高超声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1.2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技术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文章应用8D方法来解决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问题。

1.3.1 D1阶段小组成立

为解决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问题,设备科联合超声科、质控办成立以设备科科长为组长的8D活动小组,小组成员由超声科医护人员、设备科工程师、质控办成员等10余人组成。小组活动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

1.3.2 D2阶段问题描述

2017年12月,门诊B超室一台飞利浦IU22超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显示报警代码“System Temperature Warming,DiagCode:001”。设备科工程师关机并清洗滤网,重启设备,使用1 h再次出现该报警,根据经验,判定为机器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故障。

1.3.3 D3阶段实施临时措施

发现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问题后,首先断电拆开后机盖,检查裸露的温度传感器,应确保其无沾灰或破损,必要时吹扫或更换温度传感器;用手拨动风扇叶片,应确保叶片能快速转动且无异响,必要时更换风扇。此后,拔掉前后端各板卡,使用鼓风机对机器内部进行吹扫后复原开机。采取以上措施后,该飞利浦IU22超声设备使用一周无故障,判定临时措施有效。

1.3.4 D4阶段确定根本原因

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法发现引起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问题的直接原因为室内温度高以及设备本身散热不良,又应用5 why分析法[7]确定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人员培训不到位以及预防性维护要求不严格,见图1。

图1 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的根本原因5 why分析图

1.3.5 D5阶段制定改善计划

针对确定的两个根本原因,我们制定了改善计划,并确定相应的负责人以及完成时间,见表1。

表1 改善计划一览表

序号 根本原因 对策 责任人 完成时间1 预防性维护要求不严格改进清灰方式、完善预防性维护流程及评价机制等俞锴 2018年5月2 人员培训不到位强化培训考核、规范操作、增强工程师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俞锴 2018年9月

1.3.6 D6阶段实施永久纠正措施

1.3.6.1 针对预防性维护要求不严格的改进

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发现超声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清灰不到位、零件老化未及时更换等。

针对困扰已久的清灰不到位的问题,小组进行了以下改进。

(1)改进了清灰方式。之前,设备科工程师在B超室内现场清灰,清灰时先吸扫机壳散热处灰尘,后拆机使用大功率吸尘器吸灰,使用软毛毛刷清扫超声内部角落。不足之处在于设备内部深处或角落里的灰尘仍无法完全清除,且B超室因一直放有设备而无法彻底打扫干净。优化清灰方式后,设备科工程师将待清灰的超声设备移至指定的房间进行清灰工作,清灰前先固定散热风扇叶片,再使用大功率鼓风机吹扫设备内部,以最大程度清除设备内部灰尘。同时,在清空B超室超声设备后可让保洁人员对房间进行全面打扫,以尽可能减少室内粉尘。

(2)制定专门的预防性维护流程,根据特定条件,确定清灰周期。小组规定,在病人数量较多的12月、1月以及气温较高的5~9月份,每个月对超声设备进行清灰处理,其余月份2个月进行一次内部清灰[8-9]。此外,为降低灰尘进入设备的概率,小组将超声设备前置滤网清洗周期由1个月改为两周,并明确这项工作应由B超室技师完成。

(3)将超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由设备本身扩张到设备外部。考虑到B超室空气质量对超声设备影响较大,小组为每个B超室配备了空气净化器,并要求B超室技师每日上班时开启空气净化器一小时,如当天B超室空气质量不佳,则应延长空气净化器开启时间,以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考虑到B超室环境温湿度直接关系到超声设备的散热状况,小组明确了B超室环境温湿度要求,环境温度应不高于26℃、湿度应不高于70%[10-11],并要求B超室技师按照要求启停空调系统。

(4)完善预防性维护评价机制[12-13]。如何量化的评价预防性维护工作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与厂家工程师的交流,小组认识到LOG日志记录了超声设备运行时工作状态的参数变化,于是小组决定结合系统LOG日志来量化评价预防性维护的有效性。在进行预防性维护前,导出设备的系统LOG日志,应特别关注机器内部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以及散热风扇的转速。例如飞利浦IU系列超声设备,其机内各部分温度极限为60℃~75℃,一般正常运行其温度为40℃ ~60℃。

对于清灰是否到位,可以通过比较清灰前后,在相同的工作条件和相同的工作时间下,超声设备LOG日志导出的数据来量化评价。如果CPU温度和风扇转速都下降明显,说明清灰有效;如果无下降甚至反而升高,则说明清灰不到位。2018年8月6日下午,设备科工程师对B超室一台飞利浦IU22超声设备进行清灰,并导出LOG日志对清灰前后相同时间段内的CPU温度和风扇转速进行对比,发现CPU温度和风扇转速均有明显下降,说明清灰到位,见图2~3。

图2 飞利浦IU22超声设备清灰前后相同时间段内CPU温度对比

图3 飞利浦IU22超声设备清灰前后相同时间段内风扇转速对比

另外,对于如何判断零件有效性这一问题,引入LOG日志后,则可以通过分析一段时间的设备参数变化分析来判断零件有效性。如对于散热风扇,具有指导意义的是散热风扇温度和风扇转速这两个参数,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而风扇转速不变或变快一点点,证明风扇有故障,提前进行更换,以防止设备因散热效果不佳造成故障。

1.3.6.2 针对人员培训不到位的改进

针对人员培训不到位,小组主要从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培训考核等方面入手[14-16]

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除设备本身缘故外,很多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如2017年8月,B超室一台超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花屏现象,重启后故障不排除,设备检修时,发现机器滤网严重堵塞且B超室内实时温度超过28℃,这两个现象均因超声科技师工作疏忽导致。因此要彻底解决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这一问题,就要转变以往设备都由设备科工程师管的观念,设备科工程师以及超声技师应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为明确设备科工程师以及超声技师各自的职责,小组专门制作了超声设备相关工作职责分配表,B超室室内温湿度的控制、超声设备滤网清洗、B超室室内除尘、超声设备外部附件的完整性检查由超声科自行完成,而超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如清灰、零件更换以及电气安全检测由设备科工程师完成。在制表时,特意在这张职责分配表上注明了负责该区域的设备科工程师以及B超技师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二者交流。

为提高培训有效性,小组进一步优化了培训流程。在新技师或设备科工程师培训方面,小组设置维修方以及操作方双重培训制度。新的超声技师以及设备科工程师接触超声设备前,必须经由经验丰富的设备科工程师以及超声技师培训并考核,若未通过一方的考核,则需重新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有效性,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一些量化参数,如超声设备安装时其进风口与出风口均应距离墙壁20 cm以上。

1.3.6.3 明确奖惩制度

小组质控办成员针对超声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以及培训工作的质量特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检查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

1.3.7 D7阶段预防再发生

小组在实施纠正措施的基础上制订《超声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办法》、完善《超声技师工作绩效管理办法》等制度,并组织设备科工程师、超声技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设备科、超声科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LOG日志抽查等方式,随时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并要求设备科工程师、超声技师等相关人员及时按规范改进,确保此项管理改进活动的长效性。

1.3.8 D8阶段归纳总结与小组祝贺

1.3.8.1 归纳总结

据统计2018年度超声设备总故障40次,前后端故障12次,温度过高引起的3次。活动前后超声设备前后端故障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活动前后超声设备前后端故障情况比较

时间 (年) 总故障 (台/次) 前后端故障 (台/次)2015~2017 208 127 2018 40 12 χ2 4.30 P<0.05

活动前后超声设备温度引起故障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活动前后超声设备前后端故障情况比较

时间 (年) 前后端故障 (台/次) 温度过高引起故障 (台/次)2015~2017 127 108 2018 12 3 χ2 3.85 P<0.05

1.3.8.2 小组祝贺

从表2、表3可以看出,通过此次8D活动,超声设备前后端故障概率以及温度引起故障概率明显下降(P<0.05),小组活动取得成功,因此小组对发现LOG日志可量化评价预防性维护效果的组员以及制作工作职责分配表的组员等表现突出的组员给予物质奖励。

2 活动成效

2.1 直接成效

通过本次8D小组活动,超声设备内部温度工作过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预计可节约维修成本超50万元。

2.2 其他成效

通过优化预防性维护流程、引入LOG日志量化评价预防性维护效果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可以预防超声设备内部积灰、滤网堵塞、零件老化等问题的发生。通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操作、强化培训考核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超声技师、设备科工程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意识与技能,有助于提高超声设备的使用寿命,从长远看可以减少医院在购买医疗设备上的开支。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中的8D方法对超声设备内部工作温度过高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根本原因为人员培训不到位以及预防性维护要求不严格。针对这两个根本原因,本研究将改进清灰方式、制定专门的预防性维护流程、完善预防性维护评价机制、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规范操作、强化培训考核等措施[17-18]作为永久性措施,并实施改进,取得良好成效。

在开展8D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系统LOG日志可以用来量化评价预防性维护工作,也可以用来判别超声设备零件是否老化。合理应用系统LOG日志中记录的设备参数,可以提高设备科工程师预防性维护工作的有效性[19]

4 展望

根据本研究,开展8D小组活动后,设备科工程师与超声技师职责分工明确,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超声设备滤网堵塞、内部积灰、零件老化等现象基本消除,B超室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超声设备内部温度过高现象得到实质性改善。基于此次成功经验,此后工作中我们将使用8D方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比如降低手术动力系统故障率、推进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杨一挺.典型B超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J].影像技术,2016,28(1):63-64.

[2] 陆孜贇.改进型8D方法在医疗器械质量改进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5):47-51.

[3] 石坚.医用B超设备主要维修技术[J].医疗装备,2016,29(14):46.

[4] 黄柏开,周其杰,梁杏芬,等.B超原理分析与故障问题的处置方案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4):66-68.

[5] 林忠款,郑焜,沈云明,等.帕累托法则在监护仪警报管理上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9):21-24.

[6] 程识君.帕累托法则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5):57-58.

[7] 董光辉,叶明良,赵柳入,等.药品生产企业自检问题的分析解决思路[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5):624-627.

[8] 黄超.超声诊断仪的保养和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4):157-158.

[9] 危瑞林.超声诊断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2):50.

[10] 黄庆丰.环境湿度和灰尘对医疗设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02,15(12):62.

[11] 张卫宾.工作环境对医疗设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9):100-101.

[12] 李爱军.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6):145-147.

[13] 叶锐锐,方冯欢,赵体玉,等.预防性维护在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1):163-166.

[14] 金鑫,龚纯贵.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培训与考核体系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8):119-121.

[15] 郭方达.基于PDCA方法的医疗设备临床应用培训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1):99-101.

[16] 蒲学梅,魏建新,于巧秀.临床护士接受医疗仪器使用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4):104-106.

[17] 徐晓寅.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医疗装备,2017,30(13):40-42.

[18] 吕颖莹,王吉鸣,冯靖祎.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现状分析及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2):92-94.

[19] 成定胜,仲辉,吉小静,等.血透专职工程师工作职能及工作内容转变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2):178-180.

Discussion on the Solution of Internal Temperature Abnormality About Ultrasound Diagnostic Instrument

YU Kai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Ningbo Yinzhou No.2 Hospital, Ningbo Zhejiang 31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8D metho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instrument. Methods The study applied the 8D method, that was D1 form the team, D2 question description, D3 implement temporary measures, D4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D5 formulate and verify corrective actions,D6 correct the problem, D7 prevent the problem, D8 congratulate the team,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instrument, and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front-end and back-end and temperature faults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instrument before and after activity. Results After this 8D activity, the probability of front-end and back-end fault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emperature faults decreased signi 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8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ultrasonic diagnostic instrument.

Key words: 8D method; ultrasonic diagnostic instrument; excessive internal temperature; front-end and back-end faults

收稿日期:2019-01-19

修回日期:2019-02-27

作者邮箱:42759489@qq.com

[中图分类号] TH7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9.07.034

[文章编号] 1674-1633(2019)07-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