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的应用

石海浩,吴凤莲,钟淼杰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医材处,上海 201499

[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为活动主题,对全院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现状进行调查,参照2012版的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要求,选定、采购会自动接收电波对时信号并自动校正时间电波钟,以电波钟为母钟作为标准时钟参照物,分析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不准确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7个月后我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由实施前的84.9%提高到100%。结论 品管圈活动保证了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提升了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是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关键词] 品管圈;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PDCA循环;循环时钟校对;时钟准确率

引言

现临床上的急救设备往往自带时钟,能够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参数与数据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并显示系统时间,便于观察与查询。但在使用急救设备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时钟的准确性认知常常被忽视,部分急救设备系统内显示时间与北京时间不符,提供了错误信息及数据,成为安全隐患因素之一[1-2]。品管圈,别名质量管理小组,是由专人组成对各种仪器设备等质量进行检查、控制而开展的一种活动[3]。长期以来,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都按照PDCA循环方式进行开展的[4]。为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确保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使用完好率,自2017年6月,我院运用品管圈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 策划

1.1 组织团队

圈组成员共6名,设定辅导员1名,圈长1名,圈员由医材处4人、科护士长1人及室护士长1人组成。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圈员根据计划安排具体参与实施。开圈会,通过头脑风暴[5]的方法命名了圈名(白鹭圈),并绘制出了圈徽,通过投票选定了本期活动主题。完成了小组成员成立初期能力调查,从组员气氛、沟通能力、组员默契度、QCC方法、工作经验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最终得出系数:实际分值/满分=0.733。

1.2 主题选定

品管圈活动是要不断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管理与改善,因此首先必须选定一个主题,而此主题是圈员根据自己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点而选定的[6]。能否选定一个适合的主题往往是决定品管圈改善活动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7]

(1)采用排序法进行主题选定,每位圈员提出一个圈活动范围,对每个主题范围进行打分,从上级政策、迫切性、危害程度、圈员能力四个方面打分[8],汇总排序,选定排名第一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项为圈活动主题范围。

(2) 在既定范围内,继续由每位圈员提出一个活动主题,头脑风暴后结果分别为:① 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② 降低故障医疗设备维修不及时率;③ 降低风险设备维修率;④ 提高除颤仪自检合格率;⑤ 提高病区监护仪调配管理规范率;⑥ 提高监护仪附件的使用寿命。按迫切、重要程度分别给各个主题打分,最高6分,最低1分,按优先级递减,后统计总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活动改善的主题,即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

(3)名词解释,对圈活动中的一些关键字做出定义。① 准确率:时钟准确的设备台数与总体设备数的比率,准确率=时钟准确的设备台数/总体设备台数;② 圈活动中涉及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③ 圈活动中所指的重症监护室:ICU、EICU、RICU、PICU、NICU、CCU;④ 时钟准确:与北京时间相比,误差在(-30 s,+30 s),设备时间定义为准确的。

1.3 活动计划拟定

运用5W1H的方法绘制出详细的活动计划表(甘特图),具有简单明了、容易绘制、容易阅读的特点,有极佳的可视性[9],甘特图是用来管理任何规模项目的完美工具[10]。2017 年6月第一周至8月第一周为确定品管圈主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及制定对策阶段;2017年8第二周至9月第一周为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9月第三周至10月第四周为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阶段等。实际品管圈活动时间周期较计划延长了近一个月时间,主要是实施阶段较计划略有延长,但是数据更精确。

1.4 现状把握

1.4.1 工作流程

头脑风暴法,画出符合现状的工作流程图(图1)。虚线圈出的框内即为圈活动所要展开的活动重点范围。

图1 工作流程图

1.4.2 数据收集结果的分析

自制《设备时钟准确率检查表》,对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做不预先通知检查,得出抢救设备时钟准确率为84.9%(取均值),见表1。

表1 设备时钟准确率检查汇总表

准确率(%)心电图机 6 5 1 0 83.30监护仪 101 73 19 9 72.30除颤仪 6 6 0 0 100.00呼吸机 25 21 1 3 84.00设备名称 总台数(台)时钟准确台数 (台)快30s(台)慢30s(台)

通过头脑风暴,汇总后制作《抢救设备时钟运行情况调查表》(表2),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重症监护室范围内进行发放,收集到的结果按完全认同、基本认同、勉强认同、不认同赋予10、7、3、0分四个维度的分值,经汇总得到汇总表(表2)。

经统计,设备时钟校队没有统一标准;工程师日常维护工作流程没有明确时钟准确率的要求;设备时钟培训不到位;设备使用操作规范中没有明确时钟规范累计百分比占80.4%,根据二八定律,最终确定以上4 项为改善重点,依所得数据绘出柏拉图(图2)。

1.5 标设定

活动前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平均为84.9%,目标值(±30 s)=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100%-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84.9%+(100%-84.9%)×80%×80.4%=94.6%。前述调查的圈能力为73.3%,因为本项圈活动选题范围较小,而且全员对活动开展都较有信心,所以此处圈能力选了整值80%。综上,将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平均达94.6%以上设为第一阶段预期目标。

1.6 解析

1.6.1 确定要因

通过圈会,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原因分析,拓展思路,绘制鱼骨图。从使用人员、工程师、设备、管理四个方面展开进行讨论,分析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不准确的原因。对鱼骨图梳理后,绘制出特性要因图的要因评价表(表3)。每位全员对表项内容进行打分,重要的5分,一般的3分,不重要的1分。根据80/20原则,选定排名前三的为要因。

表2 抢救设备时钟运行情况调查汇总表

累计百分比(%)序号 问题 现象说明 加权分值百分比(%)1 设备时钟校队没有统一标准设备时钟没有按照统一标准调整、使用中发现时钟不对,按照科室钟表为参照进行调整、科室内设备12 h制和24 h制并存,容易混淆导致错误 837 25.0 25.0 2工程师日常维护工作流程没有明确时钟准确率的要求工程师预防性维护项目中没有针对时钟的内容、工程师巡检的时候没有检测时钟是否准确803 24.0 49.0 3 设备时钟培训不到位 设备安装及再培训时没有时钟相关内容,不会调整设备系统时间 657 19.6 68.6 4 设备使用操作规范中没有明确时钟规范设备操作流程中没有时钟准确率方面的要求、平时使用过程中没有在意过设备时钟是否准确5 送修设备交付时没有398 11.9 80.4校准时间 设备送修后,交付使用时存在没有校准时钟的情况 260 7.8 88.2 6 制度规范没有明确 主管部门没有针对时钟准确性相关的要求 160 4.8 93.0 7 没有明确的时钟故障申报规范发现设备时钟不准确时,自己会调整,若不成功不会上报护士长/医材处8 时钟准确的重要性意识薄弱94 2.8 95.8只要会使用就行了,调整时间和自己没关系、设备时钟要求不需要很严格,时钟是否准确不重要,有误差也正常 88 2.6 98.4 9设备使用率太少对设备时钟准确率有不良影响设备闲置时间过长10 为了节约任由设备时38 1.1 99.6钟不准确情况存在 设备电池失效了,为了节约没有及时更换,每次开机需重置时间 15 0.4 100.0

图2 抢救设备时钟准确运行情况调查的柏拉图

表3 时钟不准确要因评价表(节选)

?

1.6.2 寻找真因

前述所得的要因为:① 日常操作流程未包含时钟校对项;② 无设备时钟准确性相关制度要求;③ 时钟校对参照物没有统一;④ 时钟校对的方法没有统一;⑤ 时钟校对允许误差范围没有统一;⑥ 培训内容中不包含时钟方面内容;⑦ PM(预防性维护)计划中无时钟校对项,合计七项。对这七项要因进行分析,做出因果关联分析图(图 3)。

图3 因果关联分析图

结合上述因果关联分析图,找出治本问题、过渡问题及治标问题,按照标示的出度和入度进一步画出冰山图[11](图4)。从冰山图上可以很快得出三项治本问题:① 日常操作流程未包含时钟校对项;② 培训内容中不包含时钟方面内容;③ 无设备时钟准确性相关制度要求。以上三项即是真因。

图4 冰山图

1.7 对策拟定

开组会头脑风暴,运用5W1H分析法,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12]。全体圈员依据可行性、效果性和经济性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6人,总分90分,依80/20法则,72分以上为实行对策,共圈选出7个对策。汇总后绘制《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不准确对策拟定表》。

(1)对象What: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

(2)场所 Where:院内ICU、EICU、RICU、PICU、NICU、CCU。

(3)时间和程序When:按照甘特图按步实施,2017.08.09~2017.09.07。

(4)人员Who:相关提案人作为责任人负责后续实施。

(5)为什么Why:主要原因一:日常操作流程未包含时钟校对项;主要原因二:培训内容不包含时钟内容;主要原因三:无设备时钟准确性相关制度要求。

(6)方式How:针对主要原因一拟定对策:① 护士开机检查时需核对时间准确性;② 主班有每日清点检查工作,工作内容增每周一次时钟检查,登记在点检本上;③ 科室仪器设备保管人检查设备时除自检通过外需核对时间准确性。

针对主要原因二拟定对策:① 新安装设备培训中加入时钟校对相关内容;② 设备使用再培训中添加时钟相关内容;③ 新员工培训内容中加入时钟校对相关内容。

针对主要原因三拟定对策:制定医疗设备时钟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并实施。

2 执行(对策实施)

2.1 对策一:优化抢救设备日常操作流程

针对主要因:日常操作流程未包含时钟校对项,采取如下对策:① 护士开机检查时核对时间准确性;② 主班每日清点检查工作内容增每周一次时钟检查,登记在点检本上;③ 仪器设备保管人设备自检内容增加时间校对这一项。

具体实施内容:① 统一发放电波钟,以电波钟/手机网络时间为校对标准;② 由各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负责在晨会上传达时钟校对新增项,并对点检本做出修改;③ 业务学习时再次强调时钟校对相关内容;④ 明确将时钟校对内容作为今后业务考核项目。对策效果:使用人员接受度高,充实了考核内容,已达目标标准化。

2.2 对策二:强化和完善抢救设备培训

针对主要因:培训内容不包含时钟内容,采取如下对策:① 新安装设备培训中加入时钟校对相关内容;② 设备使用再培训中添加时钟相关内容;③ 新员工培训内容中加入时钟校对相关内容。

具体实施内容:① 医材处设备安装、培训内容增加时钟校对内容,并对相关表单做出修改;② 各使用科室业务学习内容进行完善,常态运行;③ 轮转、新员工时钟校对相关内容作为新增项目;④ 全院动员、培训大会。对策效果: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培训到位;使用人员业务能力提高了一个台阶,时钟校对意识明显改善。

2.3 对策三:梳理、完善医疗设备时钟管理制度

针对主要因:无设备时钟准确性相关制度要求,梳理、完善医疗设备时钟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并实施。制定医疗设备时钟管理制度,统一下发,各科室深入学习。通过制度建设,完善了时钟校对机制。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培训到位。

3 检查

3.1 有形成果效果确认

在品管圈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7个多月设备时钟的培训、校准、巡查、督查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的准确率(表4)。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达标率=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849)/0.849=17.8%。实施品管圈前后设备时钟准确率比较,实施后设备时钟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无形成果效果确认

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全体圈员参与科室管理的组员气氛、沟通能力、组员默契度、QCC方法、工作经验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打分、汇总后得团队能力评测汇总均值表(表5),绘制出相应的雷达图(图5)。

表4 改善前后准确率汇总表

项目 参照范围 (s)心电图机 (台)监护仪(台)除颤仪(台)呼吸机(台)准确率(%)改善前 ±60 5 82 6 24 90±30 5 73 6 21 85±15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改善后 ±60 6 101 6 25 100±30 6 101 6 25 100±15 4 93 5 16 76.52

表5 团队能力评测汇总均值表(分)

项目 改善前 改善后组员气氛 8.5 9沟通能力 7.833333 8组员默契度 7 8 QCC方法 5.166667 7工作经验 8.166667 9

图5 团队能力雷达图

4 结束语

近年来,全国部分医院开始将QCC 应用于不同质量管理部门,并收到显著效果,明显提升了相应部门的管理质量和效率[13]。QCC品管圈活动是立足于常规基础工作的“小改进”,是由点及面、由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质量管理活动[14]。通过持续的品管圈活动,提高重症监护室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的质量管理水平,最终构建覆盖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医疗设备的时钟准确质量管理体系:①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监护室抢救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的准确率,圈员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重症监护室抢救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不准确的主要原因,制定可行的改进方案,经过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成效显著、可行[15];② 品管圈活动制定制度,优化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③ 本期品管圈活动强化了人员培训,在每月专科护理培训活动及设备新安装培训与再培训活动中加入了时钟准确率培训内容;④ 品管圈活动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型;圈员们常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享受自身的创意成为部门乃至全院的制度规范这种无可替代的价值感[16]

[参考文献]

[1] 赵亚范,王坤,杨帆等. 基于STM32单片机的电波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5,6(6):80-82.

[2] 王龙凤,王惠,桂春. 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认知水平的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90-92.

[3] 路鹤晴,王文刚,严浩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医疗设备应用风险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11(5):401-403.

[4] 蔡梅华,倪霞萍,刘增芳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医用耗材采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2(8):91-92.

[5] 王临润,李盈.医院品管圈圈长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9(1):11-14.

[6] 张幸树,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1):39.

[7] 蒋海泥,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主题选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医院,2015,7(19):4-6.

[8] 陈建芳,秦蕾.品管圈用于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的实践[J].中国药事,2016 ,7(7):722-728.

[9] 朱萍,尹列芬,何平,等.浅析医学科研项目进度管理工具和方法[J].管理观察,2012,2:230-231.

[10] 杨济宇.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基于不同管理手段的比较[D].长春:吉林大学,2016.

[11]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12):20-23.

[12] 蔓草寒烟,小小利,Vulture等.5W1H分析法-MBA智库百科[EB/OL].https://wiki.mbalib.com/wiki/5w1h.

[13] 赵小利,刘革婷,雷小红,等.应用品管圈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504-507.

[14] 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8B):94-97.

[15] 桂春,王惠,刘根林.品管圈在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2):127-130.[16] 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活动综述[J].中国医院,2015,19(7):1-3.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Rate of the Life-Support Class Medical Equipm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HI Haihao, WU Fenglian, ZHONG Miaojie
Depart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Shanghai Fengxia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14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clock accuracy of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in ICUs. Methods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and select the theme of improving the clock accuracy of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in ICUs was set up firstly. Then, the clock accuracy of emergency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in ICUs of our hospita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following, the radio controlled clock that could automatically receive radio signals and automatic correction time was selected and procured in reference to the 2012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level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the emergency life support class medical equipment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radio controlled clock was acted as a standard clock reference, the inaccurate reasons that intensive care unit emergency life support class medical device clock was analyzed, corrective action wa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ly. Results The clock accuracy of emergency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in our hospital increased from 84.9% to 100% seven months after QCC activities.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emergency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clock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emergency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It’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metho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emergency life support medical equipment.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life-support medical devices; PDCA cycle; circulating clock check; clock accuracy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9.12.032

[文章编号] 1674-1633(2019)12-0131-05

收稿日期:2019-01-28

作者邮箱:27612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