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医疗设备维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得失分析

李增权a,王华a,刘鹏飞b,刘宁b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a. 采购处;b. 医疗设备管理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目的探讨医疗设备维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的得与失。方法对我院医疗设备维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后,我院的医疗设备维保支出比合作前降低13.97%。从我院一年的谈判数据可以看出,第三方服务机构对乙类设备保修最终报价比原厂平均低34.66%,对彩超单次维修最终报价第三方比原厂平均低27.18%,内窥镜单次维修最终报价第三方比原厂平均低26.17%,维修总成本明显降低。第三方服务机构相对原厂账期灵活,反应迅速,提高了维修效率。在维修质量、质量控制、配件稳定性方面与原厂相比仍有不足之处。结论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能够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趋利避害,实现医院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共赢。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效率;成本控制

 

引言

医疗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2]。它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给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目前国内三甲医院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平均在3~8亿元[4],每年的维保费用以千万元计,如何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5]。医疗设备维修主要有三种模式:原厂维修、医院医学工程人员维修、 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6]

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严格管控垄断行为,厂家受政策制约,无法形成垄断地位,第三方服务机构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为医院提供了更多选择[7]。在国内,2015年CFDA18号令确立了第三方服务的合法性后,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迅速[8],其服务对象也逐渐由中小医院向三级甲等医院渗透,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呈扩大趋势。但第三方服务也存在发展瓶颈和乱状,一方面,一些大型进口设备厂商为争取售后利润,实行技术垄断,封锁技术资料、设置维修密码等[9],第三方服务机构很难介入,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第三方服务机构良莠不齐,服务水平差异很大,可能导致各种安全隐患[10-11]

1 我院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前维修情况分析

我院是秦皇岛地区唯一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医疗设备总资产超过5亿元,每年超过一千万元的设备维修费用(2016年我院医疗设备维保费用总额近1200万元)是一项很大的成本支出。医疗设备管理处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设专职维修人员15人,分组协作,维修人员的水平和经验有较大差异。

2016年以前,我院主要依靠医院工程人员自主维修和原厂维修,基本没有第三方介入。自主维修为医院节省了大量维修支出,但由于现代医疗设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受医院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资料和配件所限[12-13],而且许多临床科室对维修的时限要求很高,设备发生故障时,医院医学工程部门无法及时独立完成维修,只能求助于原厂。原厂维修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① 价格昂贵,一方面个别原厂大型设备的维保服务存在技术(或配件)垄断,价格很高,另一方面原厂维修在判断出故障后,往往直接进行部件的更换,这也拉高了价格[14];② 个别原厂只有在收到付款后才启动维修,影响维修进度,导致临床不满。

2 我院医疗设备维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

我院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遵循以下标准:① 服务质量可靠;② 服务价格合理;③ 信誉良好,业绩优良;④ 备件渠道合法,库存充足;⑤ 响应迅速。

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有三种方式:① 单次付费维修;② 保修服务;③ 外包服务[15]。单次付费维修适用于使用时间不长或故障率低的设备。保修服务要计算好单次维修和保修的效益分析结果[10],一般来说,保修价格不应高于年平均维修费用的80%[12]。外包服务则适用于医院数量大,故障频发的设备。我院设备维修从2016年开始并逐步扩大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合作方式为单次付费维修和保修服务,暂无外包服务方式。合作较多的有大型乙类医疗设备、超声设备、内窥镜设备。

2.1 我院大型乙类医疗设备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

我院现有大型乙类医疗设备14台,CT机6台,MRI 3台,DSA 3台,SPECT 1台,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LA)1台。13台设备(其中1台DSA是中央保健委员会捐赠)的总价值占我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的25.06%。其配置、使用及维保情况,见表1。

鉴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重要地位,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我院为10台乙类设备购买了保修服务合同,保修服务购买率为71.43%,在合作者的选择上,我院4台乙类设备与第三方服务签订了保修合同,占保修和单次付费维修总体的28.57%,占保修服务的40%,另外4台单次付费维修设备则全部采用了原厂维修。

表1 我院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及维保情况

2.2 我院超声设备与第三方服务的合作

我院现有超声诊断仪共计36台,总价值占我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的9.38%,除去有7台在免保期内和医院工程师自修一些小的故障外,全部采用了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我院为6台彩超购买了保修(其中4台是带病保修),保修服务购买率为16.67%。此外,我院一年内有6台彩超进行过单次维修(其中一台维修过2次),且其中5台的维修费用均低于年保修费用。

2.3 我院内窥镜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

内窥镜医用设备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我院共有112条 (根)内窥镜,其中软性内窥镜有71条,硬性内窥镜41根,分布在多个科室使用,内窥镜总价值占我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的5.30%。

我院设备管理处工程师不能提供内窥镜自主维修服务,全部采用原厂维修或第三方服务维修。我院所有内窥镜均没有购买保修服务(9条软性内窥镜在免保期),一年内共计维修内窥镜33次,共计花费维修费用为88.20万元,占内窥镜总价值的3.3%,其中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22次,是原厂维修次数的两倍。

2.4 我院其它设备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情况

除大型乙类医疗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和内窥镜设备外,我院在监护类设备、放射类设备、消毒设备、呼吸麻醉设备等也有与第三方合作的案例,但相对较少。

3 我院医疗设备维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前后对比

我院设备维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后变化明显,总体来说,利明显大于弊。其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打破了原厂维修价格垄断,降低了设备维保费用支出。2016年9月30日至2017年9月29日一年内,我院全面扩大了与第三方的合作,在设备总资产增加约4000万元的情况下,设备维修保养总费用为1158.62万元,较上一年度(2015年9月30日至2016年9月29日维保总金额1346.74万元,与第三方合作很少)降低了13.97%的维保支出。我院一年内乙类设备、超声诊断仪、内窥镜维保谈判原厂和第三方共同参与最终报价数据,见表2。

表2 我院一年内乙类设备、超声诊断仪、内窥镜维保原厂和第三方报价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我院2016年9月30日至2017年9月29日采购处谈判数据。

(2)较原厂账期灵活,从我院与第三方合作情况看,还没有遇到要求先付款的情况。而原厂要求先付款再维修的情况经常出现。

(3)较原厂反应迅速。

(4)较原厂提供备品方便。这尤其反应在超声和内窥镜产品上,超声原厂一般不能提供备品,而第三方可以提供,这也是我院彩超维修自从与第三方合作后没有再用过原厂的原因之一,内窥镜原厂备品大约需要一周的审批周期,第三方不用审批。

除了好处之外,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部分设备的维修质量不如原厂。我院原厂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乙类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内窥镜设备维保质量对比,见表3。

表3 我院原厂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乙类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内窥镜设备维保质量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三方维修在乙类设备和超声诊断设备方面与原厂没有什么差别,但内窥镜维修质量方面与原厂存在差距。

(2)在质控方面第三方较原厂存在不足。我院原厂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质控对比,见表4。

表4 我院原厂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质控对比

(3)部分配件的稳定性不好。我院原厂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配件优劣对比,见表5。

表5 我院原厂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维修配件优劣对比

第三方服务机构配件储备基本能够满足维修需要,但因其渠道多样,部分公司监管不严,导致部分配件稳定性不好。我院与某第三方进行维修谈判时,该第三方就曾明确表示,如果允许使用旧设备拆卸的配件可以大幅降低配件价格。建议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时要求使用全新配件,进口配件要求提供报关单,延长相同故障的保修期限。

4 总结与讨论

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有得有失,机遇与风险并存。好处有:① 打破原厂维修价格垄断,第三方与厂家争夺市场,使价格趋于合理、服务趋于高效化,能降低医院设备维护费用的支出[12,16];② 打破原厂维修人员技术垄断,第三方服务机构许多工程师有原厂服务的技术履历、从业经验,专业维修技术能力为业界认可[17];③ 有配件的进货渠道和一定的备件储备;④ 付款方式灵活;⑤ 反应迅速,第三方服务机构工程师数量较多,路途较短,响应速度较快[18]

风险有:① 服务品质难以保证,由于缺乏准入标准,不同第三方服务机构良莠不齐,部分第三方的服务机构缺乏严格的工程师的准入、培训制度,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较医疗机构的要求有一定差距;② 配件稳定性难以保证[19];③ 追责困难;④ 有技术失败的风险,有报道指出山东某医院采用第三方维修核磁机导致磁体报废和北京某医院出现磁体问题的案例[20];⑤ 数据泄密隐患,不良的第三方可能为谋求利益出卖院方的医疗和经营数据,给医院带来隐性麻烦[8]

为了趋利避害,使第三方服务机构更好的服务于医疗机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此呼吁:① 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将维修技术的反垄断诉求写进“反垄断法”,打破原厂维修的技术壁垒[19];② 行业制定严格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准入标准[17],建立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和舆论监督平台,展开满意度调查,通过多种途径发布调查结果[21-23];③ 医疗机构制定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标准,选择优良的第三方合作,同时加强监管,可引入保险机制,规避风险[24];④ 第三方服务机构制定严格的工程师准入制度[25],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建立区域化的维修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6];⑤ 学术机构进行积极引导,为第三方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引导医疗机构与优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建造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成定胜,仲辉,谢凤鸣等.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0):140-142.

[2] 陈凡.浅谈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过程及研判[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3):409.

[3] 沈黄欢,张鹏,冯佳怡.浅谈我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策略[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2):84-85.

[4] 夏慧琳.算好医疗设备维护维修这笔账[J].中国医院院长,2015,(15):78-79.

[5] 成定胜,仲辉,谢凤鸣,等.地市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模式探索[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7):105-107.

[6] Corciova C,Andritoi D,Ciorap R.Elements of risk assessment in medical equipment[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Topic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C].New York:IEEE,2013:1-4.

[7] 贺勇.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医疗设备社会第三方维修探讨[J].电脑迷,2017,(12).

[8] 刘文生.第三方服务是与非[J].中国医院院长,2017,(10):56-58.

[9] 夏慧琳,高关心,朱永丽.国内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概述[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2):10-12.

[10] 黄鑫,刘尚军.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2):103-105.

[11] 闫龑.医学装备“放养”状态怎么破[N].健康报,2016-05-05(3).

[12] 周闻博,安静,董欣媛,等.医疗设备保修服务全过程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4):158-160.

[13] 张际州,陆刚,万国锋.大型医院的设备维修现状与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3):50-52.

[14] 王丽芳,马少华,刘彬.医疗设备维修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2):64-66.

[15] 钟建平.基于外包服务医疗设备维修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7,41(3):231-232.

[16] 马艳红.第三方维修寻求深层次发展[N].中国医药报,2016-05-03(2).

[17] 王树强,陈基才.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医疗装备,2015,(1):69-70.

[18] 申开州,杨晓明,张涛.设备维修管理中如何面对第三方维修公司[J].医疗装备,2015,(2):70-71.

[19] 刘杰.医疗设备第三方服务商整装待发[J].中国医院院长,2008,(10):70-73.

[20] 严汉民.医学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任重道远[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2,(7):24-25.

[21] 何子杰.如何应对大型医疗设备维修难、维修贵的问题[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2):123-125.

[22] 陈曼珊.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质量[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1):54-55.

[23] 赵予涵,刘青,孙晓伟.对我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售后服务的分析评价[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8):82-85.

[24] 冯世领,林思琦,宣海奇.国内医疗设备维修概况及应对思路[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2):98-100.

[25] 高丽英,杨明.浅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2,9(2):58-61.

[26] 徐锋.山东省部分二级以上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4):111-114.

 

Analysis of Gains and Losses in the Co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Between Our Hospital and the Third Party Service

LI Zengquana, WANG Huaa, LIU Pengfeib, LIU Ningb
a. Department of Procurement; b.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Office, First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Qinhuangdao Hebei 06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gains and losses in the co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with the third-party service.Method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s before and after co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between our hospital and the third party service were conducted.ResultsAfter the cooperation with the third party service organization, the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expenditure of our hospital was reduced by 13.97%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cooperation. It could be seen from the annual negotiation data of our hospital that the final quotation of the warranty of type B equipment by the third-party service agency was 34.66% low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original factory, the final offer for the single maintenance of color super series was 27.18% low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original factory, and the final quotation of the single maintenance of endoscope was 26.17% low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original factory. The total cost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in our hospital was obviously reduced.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cooperation with third-party service agencies can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and improve maintenance efficiency. So, we call on all parties to work together to draw on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hospitals and third-party service agencies.

Key words: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third party service organization; maintenance efficiency; cost control

作者邮箱:591749878@qq.com

修回日期:2018-02-18

收稿日期:2018-01-11

[文章编号]1674-1633(2018)11-0151-04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8.11.043

[文献标识码]C

[中图分类号]R197.3

本文编辑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