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引流袋悬挂器的设计与使用

王非凡a,茹能b,崔莹c,姜莱c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a.护理部;b.骨科;c.神经外科,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为了满足携带引流管的患者特别是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床边引流袋固定的需求,并且解决引流袋与引流袋延长管接口处折叠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床边引流袋悬挂器。该悬挂器包括一端经过多次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的悬吊板、固设在悬吊板上管道卡和多个挂钩。该床边引流袋悬挂器有效解决因病情需要携带引流管的患者特别是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床边引流袋固定需求,并且可以解决引流袋与引流管延长管接口处折叠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问题,节省护理用时间,保障护理安全。本设计制作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体外引流;床边固定;悬挂器;设备设计;临床应用

引言

临床上常见各类患者因为病情需要携带多根引流管,特别是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引流袋是住院患者常用的引流装置[1]。目前市场上生产供应给各级医院使用的病床大部分都没有设计挂床边引流袋的装置[2]。临床上多使用纱布条、布绳、别针或回形针将引流袋固定。既影响病房整洁,又不便观察,严重者引起引流管脱落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引发护理脱管不良事件的发生[3]。当患者携带多根引流管时,上述方法操作更为不便。为此,我院于2016年1月设计了一种床边引流袋悬挂器临床使用,保证满足携带引流管的患者特别是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床边引流袋固定需求,并且解决引流袋与引流袋延长管接口处折叠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问题,方便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577例患者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引流袋悬挂器的设计与制作

引流袋悬挂器包括一端经过多次弯折形成开口向下的悬吊板、固设在悬吊板上管道卡和多个挂钩。管道卡包括固设在悬吊板上底板,在底板上设有卡扣和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弧形压板,在压板的一端设有一个与卡扣相配合使用的卡紧部。在底板上固设有多块立板,各块立板位于卡扣与压板之间,由各块立板将由底板、压板和卡扣围成的通道分隔出多个卡管通道,各卡管通道的位置与各挂钩相对应。引流袋悬挂器示意图,见图1。悬吊板、管道卡和挂钩为ABS树脂制成。

悬吊板宽度比标准病床床架宽度宽1~2 mm,挂于患者病床架上,根据患者留置引流管的部位不同横向平移,调节挂钩位置,满足患者床边悬挂引流袋的需要。悬挂器设计多个挂钩可以满足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需要。管道卡可以用来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可以卡紧在管道卡槽或者卡管通道中,能够有效避免引流袋与引流管接口处折叠,保障引流管引流通畅。悬吊板、管道卡和挂钩为ABS树脂材质,其材料具有韧性和抗冲击力,便于临床使用,不易损坏。

图1 引流袋悬挂器示意图

注:1.悬吊板;2.挂钩;3.管道卡;4.底板;5.卡扣;6.弧形压板;7.卡管通道;8.卡紧部;9.立板。

1.2 使用方法

悬吊板开口的宽度根据标准病床床架厚度设定,在使用时,将悬吊板开口卡在病床架上,通过悬吊板的左右滑动实现引流袋的位置移动,引流袋悬挂在挂钩上,设置的多个挂钩可以悬挂多个引流袋,使用起来美观方便,尤其适用于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情况。固定在悬吊板上的管道卡可以用来将引流管固定,防止引流袋与延长管接口处弯折,造成引流液引流不畅,影响病人治疗。临床操作中,将引流袋挂于挂钩上,松开卡扣,将引流袋延长管放入对应的卡管通道内,将压板上的卡紧部卡到卡扣上,引流管就可以被限制在压板与底板之间,保证引流袋与延长管接口处通畅。在需要取出引流管时,可以向外拨动卡扣,压板就可以与卡扣分离,引流管就可以被拿出,使用起来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固定效果好。在底板上固设有多块立板,各块立板位于卡扣与压板之间,由各块立板将由底板、压板和卡扣围成的通道分隔出多个卡管通道,各卡管通道的位置与各挂钩相对应,在引流管根数较多时,可以将各根引流管分别卡入到各个卡管通道中,并用压板加以固定,这种结构可以将各根引流管分开,防止缠绕在一起,进一步有效避免了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部位弯折,使用起来更加美观。同时,在为患者更换引流装置时,操作便捷,各引流管易于辨认,防止负性事件[4]的发生。

2 结果

选择外科手术患者577例进行临床使用观察,其中489例患者携带两根或两根以上引流管,88例患者携带一根引流管。

(1)满意度调查。使用引流袋悬挂器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100%;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100%,并认为多个挂钩便于临床病情观察,利于护理操作,降低了护理风险。

(2)护理操作用时统计。对护理人员首次固定引流袋、更换卧位、更换引流袋操作及床边交接班进行护理用时统计,平均护理用时较使用前减少32~97 s。

(3)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未发生因护理操作不当及固定不当而导致的非计划拔管[5]事件发生;未发生因引流袋与延长管折叠而致的引流不畅事件发生。

3 讨论

体外引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观察病情。危重患者或术后患者引流管的通畅和有效引流,是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6]。而引流袋的固定牢固、妥善、安全是保证各项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7]。以前传统的做法是常将引流袋用绳子悬挂在床边,患者翻身或活动时管道容易受牵拉导致意外拔管或接口松脱,重新置管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时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接口松脱也容易增加感染发生率[8-9],不仅不安全,而且也不美观,不便于为患者更换引流袋悬挂位置,也不便于为患者进行更换引流袋操作,延长护理操作用时间;当多根引流管使用同一根绳子进行引流袋固定时,不易辨识,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用别针固定引流袋,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问题[10],医护人员及患者都存在针刺伤的风险,当患者使用气垫床时,还可因操作不当导致别针刺破气垫,损坏气垫床;回形针固定引流袋多使用回形针一端钩挂于患者床单上,使用时回形针容易刮破患者皮肤和损坏床单。

床边引流袋悬挂器以人性化理念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了上述不足,在保证美观的同时,注重临床医疗护理的功能需求及患者体验[11]。悬吊板开口宽度根据标准病床床架厚度设定,直接扣于床架上,保证了悬挂器悬挂于病床床架的稳定性,且可以在床架任意部位移动,能够根据引流管留置部位选择悬挂引流袋的最佳位置,满足患者病情需要;当患者需要更换卧位时,如左侧卧位更换于右侧卧位,直接将悬吊板取下,卡于对侧床架适宜位置即可,操作方便。多个挂钩设计充分考虑临床实际需求,尤其适用于手术后携带多根引流管的患者悬挂引流袋需要,每一个引流袋悬挂于一个挂钩上,利于引流液观察,便于倾倒引流液及更换引流袋。采用管道卡及多通道设计,保障引流通畅及患者安全需求,管道卡将引流袋延长管卡于管道槽中,避免了引流袋与引流袋延长管连接处折叠而致的引流不畅,对引流袋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防止多根引流管相互缠绕,对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的相关因素可起到预防作用。2016年《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中将UEX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12],说明非计划性拔管已经成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具有必要性。临床上还有部分患者因病情需要,或进行特殊治疗时,需对引流管进行间断夹闭[13-16],多挂钩、多通道设计易于清晰辨识各类引流管,防范了因辨识不清不清而导致的管道夹闭错误,发生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效果,在进行夹闭及开放操作时也节约了操作用时。临床使用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满意率100%,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能有效获悉其就医过程的真实感受[17],从而促进临床工作的不断改进。床边引流袋悬挂器操作简便,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适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丁玉兰,黎慧娟,吕丽敏,等.引流袋固定衣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6):454.

[2] 李春华,刘静.挂床边引流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60.

[3] 黄敏,范颖,王娜,等.多功能引流袋挂钩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858.

[4] Wilson RM,Runciman WB,Gibberd RW,et al.The quality in Australian health care study[J].Med J Aust,1995,163(9):458-471.

[5] 钱援芳,徐东娥.根因分析法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9-980.

[6] Jaeger E,Carroll M,Choudhury S,et a1.Rapi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Aspergillus,and Fusarium species in OCU.lar samples using nested PCR[J].J Clin Microbiol,2000,38(8):2902-2908.

[7] 聂芳,冯锦芳,谭秋华,等.两种引流袋固定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35-136.

[8] Matsumura CY,Taniguti AP,Pertille A,et al.Stretch-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TRPC1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the dystrophic phenotype in mdx mice[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2011,301(6):1344-1350.

[9] Nilius B,Owsianik G,Voets T,et al.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s in disease[J].Physiol Rev,2007,87(1):165-217.

[10] 冯锦芳,聂芳.实用型引流袋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8):2617-2618.

[11] 张子夏,胡银环.国内外患者体验测量工具比较分析与启示[J].中国医院,2015,19(2):31-32.

[12] 么莉,冯志仙,朱宗蓝,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57-171.

[13] 付志强,夏长所,李志杰,等.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夹闭引流管对失血量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3):1852-1858.

[14] 郑军,辛宗山,操儒道,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选择的比较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9):847-849.

[15] 许娜娜,陈秀丽,戴青梅,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失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20):31-33.

[16] 程增银,马文海,崔建平,等.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2):985-987.

[17] 刘龑,岳宇红.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2):166.

本文编辑 袁隽玲

Design and Use of a Bed Drainage Bag Hanger

WANG Fei-fana, RU Nengb, CUI Yingc, JIANG Laic
a.Department of Nursing; b.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c.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patients’ needs of carrying the drainage tubes convenient, a bedside drainage bag hanger was designed in this study. The hanger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drainage that caused by the fold in the junction of drainage bag and the extension pipe. The hanger was composed of a hanging plate with opening downward, a pipeline clip fixing on the hanging plate and multiple hooks. The hanging inconvenient problem of drainage bags was solved effectively when this hanger was used in sickbed. Researches showed that the drainage bag hanger could save the nursing time and ensure the nursing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of this design. The making methods of drainage bag hanger are simply. And the hangers are easy to operat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o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ing the drainage bag hunger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n vitro drainage; bedside fixed; hanger; equipment design; clin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2.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7.06.025

[文章编号]1674-1633(2017)06-0096-03

收稿日期:2016-11-28

修回日期:2016-12-20

通讯作者:茹能,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医疗。

通讯作者邮箱:1060839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