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医疗体系的南京市远程医学会诊平台架构设计

黄钊1a,鲍瀛2,殷伟东1b,李倩1b,王颖1b,陈颖1b

1.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 a.运行科;b.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03;2.南京鼓楼医院 计算机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市级智慧医疗体系建设远程医学会诊平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利用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及基础信息数据库内海量数据为远程医学会诊提供必要的运行环境和数据支撑,提高远程会诊的便利度和准确率。该平台的建立使参与远程会诊的专家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步提升,最终实现“惠民、共享、智慧、实效”的建设理念。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远程会诊;智慧医疗;集中监管

0 引言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医疗体制的问题,使得优质的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少数公立大型医院,广大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因而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远程医疗体系使患者和医学专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医患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途径。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地区的远程会诊,充分利用远程会诊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2010年至今,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又相继出台了多种管理方案、技术标准和功能规范,对各地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依据和标准,自此远程医学在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2]

南京市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及国家智慧医疗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以实现医疗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满意度同步提升为衡量标准,以“惠民、共享、智慧、实效”为建设理念。

1 基于智慧医疗体系建设远程医学会诊平台

1.1 智慧医疗主要建设内容

(1)构建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是实现医疗卫生数据信息资源化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市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的基础[3]。在“智慧南京”总体框架内,按照集约、集中、集聚的原则,建设覆盖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市级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利用市政务数据中心、无线专网等支撑环境,运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专家系统、个性化健康服务支持等技术手段,推进医院信息、社区卫生信息、新农合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互联互通与协同交互,使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对象可以随时获取安全完善的信息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智能化、协同化、便捷化。

(2)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智慧医疗体系以居民个人电子病历(EMR)、健康档案数据库及智能医学知识库为核心[4]。① 建设EMR资源库,以电子化方式完整、详细地记录和存储居民个人在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为医务人员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访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② 建设健康档案资源库,在统一的、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数据中心基础上,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以人为中心,以生命阶段、健康和疾病问题、卫生服务活动作维度,构建用于全面、有效、多视角地描述健康档案的组成结构以及复杂信息间内在联系,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咨询等;③ 建设智能医学知识库,发挥云计算优势,收集、存储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丰富和提高医护人员临床医学知识,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5]

1.2 基于智慧医疗体系建设远程医学会诊平台的优势

(1)区域远程会诊的重点在于患者诊疗数据的唯一性、真实性、实时性,通过与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对接,可便捷地在平台上获取各医院上传的经过校验和认证的诊疗数据,有利于远程医学会诊效率和准确性的提高。

(2)智慧医疗体系是以居民个人EMR和健康档案数据库为核心。一般进行远程会诊的病例多为疑难杂症,通过智慧医疗体系各相关数据库获取的患者基础信息、EMR和健康档案,可作为医生诊断的参考和补充,对于会诊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支持。

2 远程医学会诊平台架构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

南京市卫生局根据分级诊疗的原则,采用M+1+N架构设计,即1个远程医学平台,辐射N个下级医疗机构,再通过引进M家医疗卫生资源比较发达的合作医院,形成区域化远程医学网络体系。依托市卫生信息中心为监管方,在南京鼓楼医院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建立市级远程会诊业务中心,实现与省内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已有远程医学平台融合对接,最大限度地利用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提高我市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可以让下级医院突破地理限制,享受发达地区优质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平台为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援建单位提供支持。

通过远程会诊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功能。

2.2 远程医学会诊平台功能设计

以远程医学会诊平台及其数据中心为核心,会诊申请人员使用远程客户端系统提请资质和远程服务申请,由远程医学平台及数据中心会同远程诊疗管理系统审核,并组织安排远程诊疗服务活动,通过远程医学网络平台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连接远程请求端和远程服务端,实现远程诊疗活动[6]。结束后将本次远程诊疗活动与费用相关的信息形成记录保存在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中,方便后续统计分析和结算。远程会诊流程,见图1。

图1 远程医学会诊流程图

整个远程会诊包括会诊申请、资料审核、会诊安排、会诊和报告发布5个阶段。远程会诊业务包括:疑难病例会诊、影像会诊、病理会诊、心电会诊、超声会诊等。

2.3 远程医学会诊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开放式架构设计,支持联网医院之间互联互通,易于扩展升级[7-8]。远程医学会诊平台技术架构,见图2。

(1)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统一维护,集中技术优势、提高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能力。数据中心由基础数据库、医疗数据库、培训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组成,用于存储和管理远程医学活动相关的信息。而门户数据库提供权限用户信息管理功能,只有通过权限认证的申请人员才能接入系统。

(2)集成平台:采用数据通讯总线结构提供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服务、医学语音视频服务、报表服务和安全服务等公共服务。

(3)远程医学管理软件:包括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会诊管理系统、双向转诊与远程预约系统、互动式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

(4)远程医疗系统医院端:设在申请医院,为申请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远程会诊活动申请和接入功能,如会诊申请、电子病历及影像资料推送、会诊安排查询、会诊结果查询、接入远程会诊活动等。

(5)远程医疗申请工作站:在政策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给移动端人员使用的,通过互联网申请和参与远程医学活动,实现简单的会诊查询和资料下载功能。

(6)远程医疗门户网站:为广大居民、医疗机构、医疗工作员提供专业的健康资讯、医疗咨询、会诊查询、专家查询、就诊预约、转诊转检预约等远程医疗信息服务。

综上,申请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使用远程医疗系统医院端系统通过VPN专网接入系统,可将原始数据资源推送给专家团队实施远程会诊;在外的申请人员采用远程医疗申请工作站系统,通过互联网接入系统,接受或参与远程会诊;而管理人员、专家团队以及培训人员直接使用远程医学业务系统为大家提供远程服务。

图2 远程医学会诊平台技术架构图

3 总结和展望

我市远程医学会诊平台目前共有10个点接入,试运行阶段,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等专家已与南京市建邺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等进行了约50余次的远程会诊,达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南京市卫生局将建设更完善的市级远程医学会诊平台,积极与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联合探索制定远程会诊相关配套政策,以跨域性一体化协同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各大医院的接入。未来将突破地域限制,既要与北京、上海等国内外知名医院、已有远程医学平台融合对接,最大限度地利用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我市的医疗技术水平;又要对接南京都市圈城市和新疆、西藏等地,发挥我市医疗资源的优势,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为这些地区的群众提供更优质、更智能化、更人性化的远程医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S].

[2] 王志博,王九生.远程医疗主要功能及发展战略前瞻[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6):32-34,40.

[3] 梁娜,吴开明,余中心,等.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诊疗协同合作[J].中国数字医学,2014,(12):55-57.

[4] 高红旗,韩素芳,黎安明.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中的组网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4,(12):111-113.

[5] 韩嘉,叶青,王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远程医疗系统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68-70,152.

[6] 冀丽红.我院远程医学系统的升级改造[J].中国医疗设备,2015, 30(8):97-98.

[7] 郑涛,徐丽玲.长宁区区域远程医疗的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4,(12):55-57.

[8] 姜小明,魏栋,李勇,等.远程医学运行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69-70.

Design of Nanjing Tele-Medicine Consult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Health Care System

HUANG Zhao1a, BAO Ying2, YIN Wei-dong1b, LI Qian1b, WANG Ying1b, CHEN Ying1b
1. a. Department of Operation; b. Offce, Nanjing Health Information Center, Nanjing Jiangsu 210003, China; 2. Computer Center,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08,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tele-medicine consultation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unicipal intelligent health care system. With full employ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the regional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share-and-exchange platform and massive data in basic information database, the platform provided a necessary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data support for remote consultation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and accuracy of remote consultation. It also synchronously increase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doctors who participated in tele-consultation, and ultimately realized the concept “peoplebenefting, sharing, intelligence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regional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tele-consultation; eHealth; centralized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志码]C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6.07.040

[文章编号]1674-1633(2016)07-0128-03

收稿日期:2015-08-06

修回日期:2015-08-18

通讯作者:殷伟东,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