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

帅海涛,孙建军,潘国兵,彭小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四七六临床部放射科,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我院建立以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系统可将记录影像信息的传统胶片更新为数字影像光盘。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了患者对医学数字影像信息的需求,降低了科室成本和医疗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医学影像;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放射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走进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和放射信息系统(RIS)就是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医院应用的具体实例[1]。这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成像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的一种新的影像显示方法,它是用数字化的影像取代了传统胶片,通过对数字化影像进行各种变换和调整以提高诊断准确率[2]

当安装了院级PACS系统后,医院内部就产生了一个无胶片化的临床环境,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无胶片化,医学影像光盘在发达国家医疗机构的普及率已超过90%,然而在我国,患者仍然使用传统胶片来保存个人的医学影像资料[3]

1 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实施

我院于2014年初引进了美国笠美公司的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它是实现医学影像光盘按需刻录、打印和发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与CT、MRI、 DSA、PET、DR、CR、数字胃肠、超声、内镜、心电图等基于DICOM标准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连接,接收设备产生的医学影像,也可以与PACS连接,查询提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然后根据需求进行刻录、封面打印、数字影像发放和影像浏览等。

2 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的系统配置

(1)硬件配置。前台触屏客户端1台,具有4 G内存、1500 G硬盘容量的控制服务器1台,支持蓝光刻录的高速刻录机1台,其进盘仓容量为150片(3槽,单槽50片),出盘仓容量为100片,Everest 400 彩色打印机1台以及相关网络设备。

(2)软件配置。软件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需安装ORACLE8以上版本,并留有对“军卫一号”数据库的数据接口。客户端则需要安装医学影像刻录管理软件、封面设计软件、刻录管理软件以及远程刻录管理软件以及ORACLE8的客户端管理软件,使客户端软件可以正常访问数据库。

3 引入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前后的工作流程对比

影像科在引入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之前的工作流程为:① 患者持医生开具的检查单及就诊卡至影像科登记处收费和登记信息;② 患者根据排号信息候诊及检查,③ 工作人员将患者检查的影像数据选择后打印成胶片送至影像诊断室,④ 诊断医生根据胶片和PACS系统的影像信息进行诊断及出具诊断报告并签名;⑤ 登记处将胶片及诊断报告发放至患者手中。

引入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后,其系统流程更改为:① 患者持医生开具的检查单及就诊卡至影像科登记处收费和登记信息;② 患者根据排号信息检查;③ 工作人员将患者检查的影像数据处理后保存,通过网络传输至诊断室;④ 诊断医生根据数字影像信息进行诊断及出具带有电子签名的诊断报告;⑤ 患者可根据大屏幕显示的检查状态自助打印诊断报告;⑥ 患者根据ID号自行刻录保存检查所产生的影像信息;⑦ 患者可根据需要自行打印胶片。

系统使用前后的工作流程对比,见图1。

图1 系统实施前后工作流程对比

4 讨论

传统放射科在患者检查后产生2份胶片,1份交与患者1份存档,占用了很大的存储空间且易因保存不当人为损坏。随着数字化设备和的应用,医院开始将传统存储的胶片逐步转变为数字化资料存储于PACS影像服务器中,节约了大量空间和成本[4]。随着数字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造,人们意识到了数字胶片的优点,不断有患者提出刻录自己的医学影像信息的要求,以便自己储存或传输至外地医院使用,但拿到的光盘都是手工刻录的,效果较差。

我院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的优势:① 胶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污染,且在打印时也会有异味产生;而数字影像光盘则绿色环保、无污染;② 胶片体积较大,不易存储与传输,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霉变,数字影像光盘体积小寿命长,几乎不受环境因素影响,适合长期存储;③胶片可存储的信息量少,单张只能容纳60幅以下的影像,而数字影像光盘则可容纳1000幅以上的CT、MR影像;④ 胶片无法复制保存,数字影像光盘则可在任何电脑或移动存储设备中备份保存;⑤ 胶片上的影像只能阅看而无法进行任何数字化处理,数字影像光盘中的资料则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调整窗宽窗位、放大缩小、测量、旋转、黑白翻转等[5]

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与传统手动光盘刻录相比有独特的优势:① 传统手动关盘刻录需要人为选择影像并人为刻录,应用该系统后则是系统自动按需刻录;② 手动刻录光盘上的信息一般为水笔手写,难持久、易褪色或被擦拭掉,应用系统后为热转印胶膜封面,防水、防刮擦、终身不掉色;③ 人工刻录速度慢,可刻录10~15张/h,使用该系统刻录则可达到60~100张/h,可支持大批量发放或患者自行刻录;④ 人工刻录错误率高,易选错患者影像或写错患者姓名,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使用该系统光盘封面信息与患者影像信息保持高度一致,不会产生错误。

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放射科的工作流程,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6],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等候结果的时间,患者可以通过等候区的信息平台更为清晰明确检查的进展情况,并可以自行打印或刻录所需要的检查数据及检查报告,满足了患者对数字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需求[7]。对于环境、成本方面来讲,患者1个部位的检查结果需要打印1~5张胶片,然而换成数字影像光盘的话,只需要1张就可以存储全部的影像信息。同时,光盘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远远低于胶片的生产,所需的成本也只是胶片的十几分之一[8]

总结医学影像刻录管理系统在我院的运行情况,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将便捷普及至每一位需要的患者,让患者得到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则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 汪小锋,阮增辉,郑司雨.特殊医疗设备图像及报告信息共享的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9):49-50.

[2] 王湛涛,张强,李薇.我院纸质病案光盘扫描技术应用的尝试[J].中国医疗前沿,2013,8(5):107-108.

[3] 丁世荣.关于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24):161.

[4] 赵智.病案数字化的实践与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 24(2):78-79.

[5] 胡寅进,郑芳,何胜洪,等.医学影像纸介质胶片打印系统的软件功能与应用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8,35(2):72-75.

[6] 穆道贵,颜广林,周新萍,等.影像科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236-1237.

[7] 王慧于,希娥,程义海,等.医学影像光盘刻录系统在PACS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3(6):580,584.

[8] 徐瑞莲,余朝文.医学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管理[J].中华全科医学,2008,16(12):1306-1307.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l Imaging Burn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Hospital

SHUAI Hai-tao, SUN Jian-jun, PAN Guo-bing, PENG Xiao-b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476 Clinical Department of Fuzhou General Hospital, Nanji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of PLA,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Our hospital established a medical imaging burn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l imaging burning management system can change the mode of pers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records from traditional film to digital video disk, also can improve the staff’s work efficiency and meet patients’ needs for medical digital image information, and reduce department cost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used by medical material.

Key words:medical image; medical imaging burning management system;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R 197.324

[文献标志码]C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6.03.051

[文章编号]1674-1633(2016)03-0169-02

收稿日期:2015-07-06

通讯作者:孙建军,福州总医院第四七六临床部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